《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期刊创刊号正式出版发行
近日,在《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编委会专家的指导和编辑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期刊创刊号正式出版发行。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将突出“国际”和“教育”两个主题,从“国际”主题出发,本刊一方面将向中国同行介绍国际应用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最新发展,包括最新理论和前沿问题、重要研究成果以及重要学术会议等,另一方面将向国外同行介绍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成果,构建汉语教育在应用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学科的话语权;从“教育”主题出发,本刊涵盖的内容包括但不止于教学,关注的问题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等,特别聚焦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和教师发展。
本刊学术顾问、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赵金铭先生在发刊词中回顾了《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创刊前十四年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新刊在沟通国内外汉语教育信息方面要畅达而有深度,在发展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成果方面要有新立意、新理念、新观点、新材料、新结论,在搭建国际汉语教育与合作平台方面,要能够互通有无、知己知彼。
本刊编委、特聘主编、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在主编寄语中对本刊的学术定位进行了生动的概括:“上天落地做桥梁”——“上天”,就是追求学术前沿和理论高度,向读者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落地”,就是追求研究的应用和实用价值,力争做到应用型研究成果能用而且好用;“做桥梁”就是发挥本刊沟通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的功能,联系国际汉语同行,构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共同体。
本刊学术顾问、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国际汉语教学领域专家、北京语言大学刘珣教授,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研究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本刊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教授,本刊编委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外研社蔡剑峰社长为本刊题写了寄语。专家、学者们对本刊寄予了浓浓的期许。
8月初,本刊召开了首届编委会会议,业内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讨论了《<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编委会工作章程》和《匿名专家评审制度》,并就刊物“如何准确定位”、“如何办出特色”、“如何设置栏目”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编委们一致表示,愿认真履行编委职责,将《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打造成高水准、高质量的国际化学术期刊,并为扩大《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影响力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正是有编委会和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创刊号的出版才得以顺利进行。然而,创刊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要在如林的对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激烈的期刊市场获得生存与发展,《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未来还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未来期刊将结合外研社“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战略,在编委会专家的指导下,努力发展成为一本立足实践、着眼问题、兼容并蓄,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刊物。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最初为2002年底创办的《国外汉语教学动态》,后更名为《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和《国际汉语教育》,以辑刊形式出版,近期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获得正式期刊刊号。《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外孔子学院工作处共同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期刊的创办,必将对外研社国际汉语出版起到重要的学术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