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正式启动“中国—以色列经典图书互译出版项目”
2017年2月15日,外研社召开“中国—以色列经典图书互译出版项目”第一次专家会议,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东方文学研究室副主任钟志清,北京大学希伯来语系教授徐哲平,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希伯来语教研室主任林婧,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助理、希伯来语专业主任杨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希伯来语部杨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巩奇慧以及外研社“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中心和国际部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2016年1月,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以色列外交部在耶路撒冷签署了《在文学和翻译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中以双方将在文学和翻译领域开展合作。当年12月,总局正式批复由外研社承接中以互译项目。外研社“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中心作为项目实施部门,积极联系各方专家资源,迅速成立了中方专家委员会,展开前期筹备工作。
综语分社社长、“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中心总经理彭冬林介绍了外研社承担政府互译项目的整体情况,并提出中以项目2017年工作目标,即确定中外方专家组、顾问组、工作组;遴选双向互译经典图书;与以方出版能力强、有影响力、国际化程度高的出版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他强调项目要有中国立场、国际视野,要充分听取双方权威专家意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巩奇慧表示,外研社是承担政府互译项目最多的出版社,为中国和相关国家的出版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去年,同样由外研社承接的中国—阿尔巴尼亚互译项目成果显著,新的互译项目可以借鉴中阿项目的宝贵经验。总局将会在政策和经费方面提供支持。
与会专家介绍了以色列文学、文化和出版机构的情况,提供了著名作家名单、建议合作的出版社名单,并就书目遴选原则、译者人选、翻译出版要求、专家组分工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们表示,中以互译项目对两国出版文化交流意义重大,会认真履行职责,推动项目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