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活动赛事

言文舞墨联动五湖四海 智慧赛事打造国际人才 ——2017“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挑战赛胜利闭幕

日期:2017/12/11

12月8日上午,2017“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第四阶段“冠军争夺战”在北京圆满结束,这也标志着2017“外研社杯”Uchallenge大学生英语挑战赛正式落下帷幕。今年赛事从12月3日开启,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300余位选手分别在演讲、写作和阅读的舞台上展开激烈角逐,一时间可谓群英荟萃、异彩纷呈,于言语文字之间体现沟通与表达的魅力,在切磋竞争之间彰显当代青年的态度和风貌。

现场1副本

2002年创办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作为三赛之始,现已走过16个年头,愈加开放包容的选手政策和不断创新升级的赛制让它成为了全国参赛人数多、规模大、水平高的英语演讲赛事;随后于2012年启动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和2015年诞生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则顺应了国家对人才要求的新标准,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国际人才作为大赛的目标,秉持“演说使人机敏,写作使人严谨,阅读使人充实”的信条,全面升级的Uchallenge为全国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自我展示舞台。

沟通交流碰撞智慧火花,思辨交融带来快速成长。创新、开放、包容的“外研社杯”系列赛事在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之路上,涂抹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冬日宴:绿酒一杯敬英杰

12月8日,为期6天的2017“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挑战赛(Uchallenge)终于圆满落幕,三赛桂冠各自有主,又一年的“战火硝烟”归于平静;同时,2017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及2017外研社综合语种“教学之星”大赛也同时决出胜负,颁奖典礼一同在8日上午隆重举行。

在闭幕式上,外研社副总编辑常小玲宣读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的致辞。致辞中首先称赞了2017“外研社杯”Uchallenge大学生英语挑战赛以及2017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的创新,认为“选手的成长和收获共同推进了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而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但选手们才刚刚启程,他们会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代表中国、代表中国未来“有能力、有担当”的新一代年轻人才向世界发声。

常老师

2017“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评委会成员、南京师范大学田朝霞教授给予阅读大赛高度评价。她表示,今年赛题难度较大,但选手们依然表现十分精彩。这些领域、主题、长度都各不相同的文章,拓宽了选手们的思路和视野,使他们获益匪浅。田朝霞教授对选手们寄予厚望,她希望各位能够“把阅读作为终身的志趣和追求,不断探索、思考,感悟人生更深刻的意义”。

田朝霞

2017“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评委会主席、北京外国语大学梁茂成教授介绍了考题内容,对选手们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确、复杂、流畅、深刻的语言运用、情感表述、思路立意十分赞赏。他指出,本次比赛让人们看到,尽管科技进步使人们的关注点有所转移,但新一代年轻人依然保持着热衷思考、追求进步的优秀品质。

梁老师讲话

最后,2017“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评委会主席、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则对演讲大赛选手的整体表现进行了点评。他指出了选手们亟待进步之处,并给予同学们宝贵的建议“Cultivate intercultural knowledge;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孙有中教授感谢所有选手为大家呈现了如此精彩的比赛。

孙校讲话

群雄相争巧思辨 一朝登顶天下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使命与以前各个时代都不相同,这就意味着国家对高端人才的要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放眼世界,站在中国看全球。演讲大赛第一阶段的定题演讲主题“China, A Global View”正是大赛紧跟时代步伐的证明之一;此外,大赛选题还表现出了对全球海洋环境、人工智能AI以及历史文化发展传承等的关注,可谓每一步都踩在时代的脉搏之上,引导年轻人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剖析。

此外,“三赛”之中历史较为悠久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乘科技之东风,顺青年之潮流,在赛制和玩法上也进行了不少创新,首次打破了对参赛选手国籍的限制,让世界青年能够同台“大声说”;全面升级的网络赛场开放了90个晋级名额,较去年的60人有了大幅提高,线上线下赛场互相交融,给“实力派”选手带去了更多展现才华的机会;决赛阶段的“人气之星”投票更是关注了选手的综合魅力,演讲除了使人信服,更要表现出语言的感染力和演讲者的个人魅力。

选手现场1副本 

线上线下、场内场外、联动沟通,打造出了一个立体的演讲赛场,中外选手同台竞技,智慧光芒四射;耐心筹备、层层选拔、精琢细磨,9位站在顶点的强者在现场观众和线下数十万观众的期待中展开激烈争夺。选手们才思敏捷、见招拆招,展现了极佳的个人能力。面对“如果你是你们大学的校长,请结合自身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在国际高等教育论坛上谈一谈你校将如何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的话题,选手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起中南大学,你知道它在哪个城市吗?它如‘星你’中的都敏俊一样,有着‘年轻的躯体,古老的灵魂’,学科、学院间的交流与合作完美实践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主题,发展高速铁路、援助非洲国家,人类命运共同发展。”而谈及人类共同命运时,来自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选手从在线教育平台衍生出去,指出“online resources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触到优质的课程,缩小城乡差距,旨在打造一代共同命运、共同发展、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最终,来自复旦大学的傅之君同学凭借娴熟的语言技巧、严谨的思维论点和优秀的临场表现摘得桂冠,一朝登顶,成就本届荣耀。

书读万卷可以明智 妙笔生花可书万年

培根曾经说过“Reading makes a full man”,足见阅读对于“完人”的意义;而写作更是一种重要的输出能力,是证明语言功底的主要形式。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二者大有相辅相成之势,因此阅读和写作大赛加入Uchallenge大家族之中可谓合情合理。

12月6日,从全国21万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的182名选手齐聚北京,在线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其中,阅读大赛的四部分:“Read and Know(读以明己)”、“Read and Reason(读以察世)”、“Read and Question(读以启思)”、“Read and Create(读以言志)”循序渐进,引导参赛选手以阅读促思考,进而达到通过比赛完成自我提升的目标;写作大赛也充分贴近现实生活,议论文赛题引导学生对当下流行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表达观点并进行议论,记叙文则大胆将时间拉到2035年,引导学生想象人与人工智能并存的社会,并进行合理续写。整个大赛对选手的阅读理解、语言运用、逻辑思维以及思辨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查,让选手在读写之中完成反思和升华。 

阅读副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日站在领奖台上的胜者可谓经历千锤百炼。而为了这一刻,一切努力都是值得。

国家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因时而变,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也与时俱进,这就意味着陪伴中国高校学生成长的“外研社杯”的创新之路将不断向前延伸。学子间的挑战与竞争促教利学,交流与碰撞亦敌亦友,台下十年之功不曾付诸东流,台上精彩瞬间尽显才学气度;院校与教师间的切磋取长补短,共商教育趋势互帮互助;乘科技之东风展翅翱翔的Uchallenge用数字化手段搭建起璀璨舞台,诚邀五湖四海国内国外的外语教育与学习者共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之盛事,以己之力助推中国外语教学迈入智慧之门。以挑战之名,以竞技之术,与多方一道,共圆中国外语教育改革发展之梦!

附:2017“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写作大赛、阅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

英语演讲大赛·冠军

傅之君(复旦大学)

演讲冠军 

英语演讲大赛·亚军

王宸宇(中南大学)

范柳依( 北京外国语大学)

演讲亚军

英语演讲大赛·季军

Shashvat Joshi[印度](复旦大学)

 汪昱昕(四川大学)

陈帅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张远宁郑州大学)

王靓华中师范大学)

马清铨浙江大学)

演讲季军

英语演讲大赛·最佳语音奖

江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英语演讲大赛·最佳创意奖

王屹煊复旦大学)

英语演讲大赛·人气之星奖

陈正阳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单项奖

英语写作大赛·冠军

梁心璐(中山大学)

写作冠军

英语写作大赛·亚军

陈丽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郝祥建(兰州大学)

写作亚军

英语写作大赛·季军

阮伊帅浙江大学)

周旻悦苏州大学)

阎若琦中国人民大学)

写作季军 

英语阅读大赛·冠军

舒寅川(哈尔滨工业大学)

阅读冠军

英语阅读大赛·亚军

刘嘉玉(华东交通大学)

陈思宇(电子科技大学)

阅读亚军

英语阅读大赛·季军

李晓甜(晋中学院)

张鑫渝清华大学)

杨晓晨(中国科学院大学)

阅读季军


点击查看:2017“Uchallenge”大学生英语挑战赛完整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