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新闻资讯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国际汉语教学新探索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19/04/25

2019年4月20日,“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国际汉语教学新探索研讨会”在北外中文学院文华厅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国际汉语教材与教法新模式创建”青年学术创新团队主办,由外研社汉语出版中心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140余名师生。

1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执行院长张晓慧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文秋芳教授做大会主旨发言,中文学院“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国际汉语教材与教法新模式创建”青年学术创新团队介绍了两年来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李秉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弘博士等作为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并与到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晓慧在致辞中介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在“后方法时代”探索教法、教材问题对切实提升汉语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对外汉语教师应立足于语言教学的大背景,加大与外语教学界的交流合作,此次中文学院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应用于汉语教学,是外语教师与对外汉语教师这两支队伍紧密合作的一次创新性尝试。

2

文秋芳教授以“辩证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比较及其应用”为题,阐释了辨证研究范式提出的理论背景与实践需求,分析了辨证研究与行动研究在目的、对象、流程等方面的异同。结合POA教学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辨证研究范式的适用范围、基本操作流程与实践难点,案例对课堂教学复杂性的呈现以及POA对教学系统性问题的思考。

北外中文学院“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国际汉语教材与教法新模式创建”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朱勇老师在题为“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教学新探索”的主题发言中,从总体上介绍了团队将POA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情况,并对POA在教学改革与教材编写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在发言中,朱勇老师展示了POA实验性汉语教材的编创原则、特点、成果与进展,并充分肯定和感谢外研社在这一系统性教学实验过程中给予的专业、有力的支持。

来自北外中文学院POA青年学术创新团队的几位老师分别从教学设计、教学成效及POA具体操作流程等方面对汉语课堂中的POA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季薇老师聚焦于POA教学中教师支架作用的实现,以思维导图为例说明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支架,以促进学生词汇网络的构建以及篇章意识的提升。白雪老师介绍了两轮POA实践的教学成效,报告基于课堂观察、师生反馈及测试表现,重点分析了POA对学生课堂及课后学习策略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词汇记忆、篇章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变化。桂靖老师则利用真实的课堂录像和具体的教学材料组织了一场形式活泼的教学工作坊,向与会代表展示了POA在汉语课堂上的实际操作流程及各阶段的要点与难点,生动的案例展示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会后多位代表表示希望将POA教法及相关教材引入自己的课堂。

3

在随后的专家点评和互动交流中,专家们对将POA引入汉语课堂的尝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次研讨会既是POA理论借鉴运用到汉语教学领域的成果展示,同时也是中国外语教师与国际汉语教师在学术领域充分沟通与合作的见证。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团队扎实、细致的研究,认为这一系统性研究是在当前海内外众多汉语学习者在初中级阶段止步不前的背景下开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专家们希望团队继续保持开放的态度,吸纳多样化的方法,为中国学者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领域贡献“中国智慧”、引领学术话语做出积极探索;也希望有更多老师积极参与到POA的教学应用实践中,使这一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4

汉语出版中心国际汉语编辑部主任鞠慧代表刘捷副社长致闭幕词,表示外研社作为以语言出版为特色的出版机构,外研社汉语出版中心作为以教材出版、数字出版、辞书出版、学术出版、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出版业务单元,愿与专家和老师一起,持续关注汉语教学领域的真问题,为提供高质量、高效能的汉语教学资源建设贡献力量,为带动教师观念升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教育理论创新做出努力。

与会代表对本次研讨会高度评价,表示通过参会和交流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有很多收获和启发,有不少一线教师表示将在汉语课堂上尝试借鉴应用POA理论,期待基于POA理论的教材早日面世。

5

汉语出版中心《国际汉语教育》期刊部主任李彩霞、市场拓展部(汉语培训部)主任姚勇、国际汉语编辑部副主任向凤菲,以及市场拓展部、国际汉语编辑部、《国际汉语教育》期刊部的相关同事参加了研讨会,并就教材与学术出版等方面的问题与会议代表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研讨会期间,汉语出版中心还举办了国际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展,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