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学术科研

服务国家战略,探索实践特色,提升教学成效
——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教学之星”大赛

日期:2019/08/04

8月1日至2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教学之星”大赛在武汉成功举办。近700位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师齐聚一堂,充分交流,深入研讨,共同探索建设英语类专业“金课”、推动学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新举措。

说明: 主会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小玲副总编辑主持开幕式,对评委专家的大力支持、参赛团队的用心准备、参班教师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对专家和教师多年来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所作的贡献表达敬意。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外语教育面临新格局、新挑战。惟其艰辛,方显智慧;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经历40年砥砺奋进的外研社将与全国高校一道,在变革中坚守初心、坚持创新,以国际视野、质量意识、数字思维与开放姿态,共谋新发展,开辟新天地。

说明: 常老师 副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常小玲副总编辑

主旨报告:解读《国标》要义,引领改革方向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姜亚军教授、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盐城师范学院原校长薛家宝教授从服务国家需求、加强学科建设的角度,就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学术研究、课程教学实践等方面解读新时期英语类专业建设与教学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说明: F:\1921报道用图\蒋亚军 副本.JPG

西安外国语大学 姜亚军教授

姜亚军教授以“《国标》背景下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题作报告。他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国家发展需要大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高校急需探索更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满足国家需求、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外语人才。姜教授建议,在《国标》颁布和《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研发的重要时期,英语类专业革新应做到:第一,少一点理论探讨,多一点实践探索;第二,从课程设置层面开展革新,做到课程设置切实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第三,以分类卓越、特色发展为原则,根据各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自主设置培养方向课程,并着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说明: 孙吉胜 副本

外交学院 孙吉胜教授

孙吉胜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英语教师的学术研究:以话语的跨学科研究为例”。她强调,在当前国际形势与学科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师在学术研究与课程建设中应具备跨学科视角。在学术研究方面,英语专业教师本身具备一定跨学科基础,可进行语言、文化、翻译、传媒、区域国别、政治、历史、社会等跨学科研究探索。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方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注重夯实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同时开设基于校本特色的专业课及临界学科的基础课;教师应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并努力实现自我提升、拓展自身视野。孙教授还以话语与国际关系研究为例,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外交学院团队的研究成果。                              

说明: 薛家宝

盐城师范学院 薛家宝教授

薛家宝教授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金课’建设”为题,从何谓“金课”、“金课”教师的角色意识、如何打造“金课”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他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要立足自身特色,实现:(1)课程教学的高阶性:教学设计要致力于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形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多边联动的培养机制;(2)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性与应用性,课堂教学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3)课程教学的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将“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等核心要素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专题报告:立足“金课”建设,创新教学实践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莲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梁文霞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湖北大学周红兵副教授从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创新等角度,分享了综合英语、写作、文学、演讲等课程教学的理念与经验。

说明: 张莲 副本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莲教授

张莲教授作了题为“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改革实践:‘金课’视角的考量”的报告。她指出,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应体现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以质量与成效为根本,以《国标》为指导。张教授以北外英语学院培养方案改革为例,说明其培养目标包含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与初步学科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加大专业知识含量,理论基础以社会文化理论和内容—语言融合式学习(CLIL)为主,在教学中提供充分的语言资源和足够的心智挑战。她结合《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写作》的设计实例,介绍了如何通过英语写作课程目标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构、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再思考以及评价的再设计,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

说明: 梁文霞 副本

河北师范大学 梁文霞教授

梁文霞教授的报告主题为“新时期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她分析了综合英语课程面临的问题,如教学课时不足、学习动机弱及师资薄弱等。基于此,河北师范大学以《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第二版)为素材开发了“综合英语”慕课,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实践混合式模式:线上学习以输入为主,练习为辅,侧重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的吸收;线下面授以输出为主,侧重知识的运用、语言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相互衔接。梁教授展示了生动的混合式教学案例,倡导通过师生合作、学生自治等方式,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规划、引领、补充、深化和拓展学生的学习,使学习真正发生。

说明: 罗良功

华中师范大学 罗良功教授

罗良功教授以“新形势下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为题,探讨了英语文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实践。他指出,文学在外语学科知识结构之中处于核心位置。文学教育可以有效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培养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人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英语专业文学教育,罗教授建议既要构建文学史、文学理论、作品研读、文学批评等完整课程体系,又要均衡英美及其他主流国家的区域结构,加强全球视野与比较视角。在英语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系统性、文学鉴赏和知识迁移能力、比较意识和比较能力。罗教授最后引用章开沅先生的题词,指出英语类专业应培养真正的“语言大师、思想旗手、行动先锋”。

说明: 说明: 周红兵

湖北大学 周红兵副教授

周红兵副教授结合自身演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经验,从时代需求、课程现状、学生特点等角度阐释了“信息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适(识)变与应变能力”。他详细讲解了UMOOCs和U校园SPOC的翻转课堂形式,通过实例展示了PPP (preview-present-practice)的授课模式,并总结了SPOC教学的“五‘学’合一”经验:输出助学、精准补学、适当导学、以评促学、学友伴学。周老师鼓励教师积极应变,将教师角色转变为“解惑”为主,而非一味的“传道、授业”。时代在变,课堂在变,谋事在老师,成事在学生。教师必须勇于改革,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解决方案:聚焦院校需求,构建服务体系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社长助理冯涛结合《国标》要求,介绍了外研社围绕英语类专业教学与师生发展构建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在教学资源方面,外研社认真贯彻《国标》要求,深入调研院校需求,推出《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新交际英语》等创新教材,并传承《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等经典教材优势,研发多类型、多平台数字资源;在教学服务方面,外研社通过研修班、教学开放周、虚拟教研室等多种形式,支持教师探索融合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的教学路径,体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要求,创造启发式、讨论式与参与式的课堂氛围,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

说明: F:\1921报道用图\冯涛2.jpg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社长助理 冯涛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提升课堂境界,展现教学智慧

2019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英语类专业组比赛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经过激烈比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胥国红与刘巍巍老师代表团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邹鹏与周佩虹老师代表团队、山东建筑大学钮小菲与张夙艳老师代表团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本次比赛涉及综合英语、视听说、写作、辩论、翻译等各类课程,充分展现了各院校的教学特色与各团队的教学经验。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中重视理论指导,借鉴了“产出导向法”“CBI教学理念”“CLIL教学法”“跨文化思辨教学理念”等理论与方法;关注课程设计,阐述了各课程的需求分析、课程特色、教学目标与单元具体目标;灵活运用方法,在教学中清晰讲解、充分互动,展现了顺畅的教学流程与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

赛后,评委会主席姜亚军教授、孙吉胜教授、薛家宝教授对比赛情况进行了全面点评。三位专家赞誉本场赛事是一次“教学盛宴”,参赛团队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令人印象深刻,教师们在赛场上语言流畅、表达自如、充满朝气,彰显对教育的热爱。同时,三位专家也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姜教授建议,课程设计应在教学展示中得到充分落实,教师应在对理论准确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应进一步增强。孙教授建议,课堂教学应合理把控节奏,积极引导与激励学生参与,使学生能够充分跟进与吸收,从而确保学习效果。薛教授指出,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放在首位,应采用与授课对象、讲授内容、教学重难点相适用的教学理念与信息技术,也应注重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教学之间的统一。

说明: 说明: 特等奖

特等奖获奖教师团队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说明: 说明: 一等奖

一等奖获奖教师团队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说明: 说明: 二等奖1 

说明: 说明: 二等奖2

说明: 说明: 二等奖3

二等奖获奖教师团队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专题活动:打造“金慕课”,培养新人才

本期专题活动分别以“把脉‘金慕课’ 赋能‘金专业’”和“英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特别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李莉文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王艳副教授、西安外事学院高淑玲教授进行分享。

说明: 说明: 特别活动会场1说明: 说明: 特别活动会场2

李莉文教授基于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特色与北外经验,对标《国标》分析了外语专业慕课“基因”及目前建设情况,建议使慕课建以致用、赋能高等外语教育。她认为院校及教师应秉持“以建促教,以用促升”的宗旨,明确“建什么”和“给谁用”,并根据校本需求和学生水平选择合理用课方式。她强调教师应为学生设计整个学习流程,通过科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并希望教师能通过“金慕课”建设和应用完成自身转变,实现“专业+职业”双发展。

说明: 说明: 李莉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莉文教授

王艳副教授介绍了本校引入UMOOCs平台课程助力英语教学的经验与思考。她和团队针对师资不足、课时不足、优质内容不足等制约因素,利用教材与慕课视频相结合、线上平台检查学习进度与效果、地球村学生小组展示作品与期末大论文四种教学方式,有效解决了教学制约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英语专业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创作能力等。学校运用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创新,提升教学效率成果,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对其他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提升亦有重要借鉴意义。

说明: 说明: 王艳

吉林外国语大学 王艳副教授

高淑玲教授以国才考试高级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的真实任务为例,分别展示了“商务公关”和“撰写信函”的考生真实作答案例,带领参班教师了解国才理念,研讨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模式,并结合西安外事学院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借力国才考试的先进理念、科学设计、严谨流程来推进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评价方式、改革英语教学方法、提升英语教学效率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西安外事学院开设的“国才小学期”制度引起了参班教师的共鸣,教师纷纷表示要积极推动“课程设置的更新”。

说明: F:\1921报道用图\高淑玲.jpg

西安外事学院 高淑玲教授

2019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

获奖教师团队名单(英专组)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921\1921报道图片\特等奖.png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921\1921报道图片\一等奖.png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921\1921报道图片\二等奖.png

点击以下链接,下载专家发言PPT:

新时期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英语  河北师范大学 梁文霞教授

新形势下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 罗良功教授

信息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师适(识)变与应变——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  湖北大学 周红兵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