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新闻资讯

“‘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编委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日期:2019/12/16来源:期刊中心

12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以下简称“大系”)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外研社顺利召开。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大系总主编王定华,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大系顾问顾明远,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大系顾问马克垚,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大系编委钱乘旦,首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大系编委郭小凌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袁军主持。外研社总编辑徐建忠做了即席发言。   

image001


image002

image003

王定华在会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响应的国家众多,合作领域丰富多样。在推进倡议的进程中,文化和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广远性的作用,需要文化教育工作者及时跟进、深入研究、产出结果、发挥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虽然也出版了一些相关图书可资借鉴,但这些图书总体来说数据相对陈旧,缺乏亮点。在这种情况下,大系的推出不仅可以填补相关学术空白,同时也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契合时代,势在必行。会上,王定华还就大系的图书定位、主要内容、作者队伍、各方责任等问题做了详细说明。

会上,负责大系具体编辑出版工作的外研社副社长刘捷就大系的编写提纲和出版计划进行了汇报。刘捷介绍说,根据“一带一路”国家的情况,大系计划分两期出版相关书籍60多本,每本书30万字左右。第一期计划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推出首批32本图书。第二期计划在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推出其余30多本图书。

大系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宏伟规划,激起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极大热情,他们纷纷为大系的编写工作建言献策。顾明远教授肯定了大系选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他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国际地位还不相称,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不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不足。大系从文化和教育角度研究“一带一路”国家,对我国文化教育发展与对外交流意义重大。顾明远教授还结合自身丰富的编著经验,为大系的具体研究、编写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马克垚教授不仅充分肯定了大系的时代意义和科研价值,也对大系的具体研究、编写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切实的要求。钱乘旦教授指出,只有充分了解和研究对象国,才能指导我们去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因此大系的作者和编委要认清学术现状,合理确定编写要求,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发展脉络下,尽可能详尽、科学地展示对象国的真实情况,呈现对象国的文化教育特点。郭小凌教授从史学家的视角指出,大系的编写原则可借鉴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治史原则,做进一步明晰和细化。他还建议各分册提供完整的参考书目,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探究相关内容。

image004

image005

image006

image007

书籍的出版离不开出版社工作人员的付出,作为承担大系具体出版工作的外研社,已经为大系的项目策划和推进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据外研社总编辑徐建忠介绍,外研社已经成立了大系工作专项小组,并配备了充足的骨干力量。同时,徐建忠总编辑表示,外研社将尽全力做好大系的编辑出版工作,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及时、高效地完成。

image008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袁军对本次会议的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表示,这次编委会是一次高规格的头脑风暴,大系的顾问、专家们为大系的方案及今后的研究、编写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相信在专家、顾问们的指导下,在作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系一定会顺利完成。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生全、科研处处长陶家俊、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俄语学院院长戴桂菊、欧语学院院长赵刚、亚洲学院院长苏莹莹、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阿拉伯学院副院长刘欣路、孔子学院工作处副处长和静、校办副主任郑大鹏等,他们一一发言,为大系的编写和出版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灵感。

(编辑:孙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