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科研

战略思考 创新实践 指引大学外语教学新发展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

日期:2020/05/11来源: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

5月10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智慧讲坛”大学英语分讲坛顺利举行。

10日上午,在“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专题讲坛中,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外语教育界专家着眼大学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师资培养、教学模式、课程育人等方面,解读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新理念,指引人才培养新路径。

新时期大学外语教学的若干思考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教授深入分析新时期世界发展、高等教育变革,以及外语教学的“变”与“不变”,提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见解,为高校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指引方向、点明路径。

何教授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交织着深刻的变与不变。当前,高科技发展迅速推动高等教育转向学习2.0,产生教与学互动新空间,形成由师、生、机器组成的数字化学习生态系统,重构师生关系,在教学环境、主体、方式、阶段等各方面都将掀起新一轮学习革命。

中国正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大学外语的课程定位、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等都在发生变化,高校应积极响应、协同调整,但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培养兼具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外语人才这一教学目标应始终如一。因此,大学外语教师要有更大作为,要思考建设什么样的大学英语课程、如何建设这两个关键问题。

何教授指出,大学外语教学需处理好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生个人成长需求、工具性与人文性、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教学与测试这五对关系,从而在大变局中推进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实现教育强国与人才强国。

何莲珍教授

跨城跨校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阐释了跨城跨校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简称PLC)的建设,为新时期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路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障,PLC建设既具重要性,又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融合了中国教育传统智慧与国外理论精华。在过去10年间,文教授共发起建设了同校同语、同城跨校同语和同校跨系不同语三种类型PLC,在教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喜人成果,推动了近百名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成果也惠及全国教师,实现共同交流与发展。

基于PLC建设实践的反思和丰富经验,文教授计划在未来10年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为场域,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以产出可见成果为导向,以实践与研究“产出导向法”为抓手,借鉴理科研究经验,建设新型跨城跨校外语教师PLC,推动建设符合国家和时代要求的“四有”教师团队。文教授希望跨城跨校外语教师PLC能够取得丰硕成果,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和外语教育理论走向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文秋芳教授

关于疫情防控对大学外语类在线开放课程形成倒逼建设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扬州大学副校长俞洪亮教授通过分析疫情防控对大学外语在线开放课程形成的倒逼建设机制,为高校创新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和指导。

俞教授指出,大学外语线上教学形式已呈多元化,模式趋于常态化,高校外语教师应转危为机,将危机转变为机遇的前奏。通过盘点教学管理者、学生和教师所关注的外语线上教学问题,俞教授提出主动求变,倒逼一揽子课程建设机制,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范式等在内的一整套改革方案。疫情防控是改变和夯实教育理念的最大契机,大学外语应关注在线课堂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师发展新内涵、发挥“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优势,持续创新教学模式,为课堂革命贡献大外智慧。

俞洪亮教授

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张文霞教授从政策解读和实践思考两方面入手,指导新工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张教授指出,新工科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先手棋”,其特征是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旨在培养未来技术创新和产业需求的拔尖人才与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应借力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有机融合工具性、人文性与科学性三大属性,融合理念、内容与模式,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提高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加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挖掘大学英语教学对新工科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强化学科功底,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达成以言行事、以言立人、以言喻理的目标,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张文霞教授

混合式教学对外语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正光教授在剖析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本质的基础上,强调二者的契合,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刘教授指出,混合式教学是人才培养理念和路径,满足新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和必然要求,其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学习共同体和开展合作式学习;培养能够弘扬优秀文化、具有时代精神的外语人才是课程思政的内涵。混合式教学在育人理念、目标、环境和路径等宏观层面与课程思政高度契合,因此,教师应转变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理念,克服路径依赖和历史依赖,创设并持续优化学习共同体,实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逻辑一致与统一,推进课堂革命,构筑教育高地,培养有格局、有视野的外语人才。

刘正光教授

本期“智慧讲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梁君英教授主持。梁教授代表教指委对全国大学外语教师疫情期间攻坚克难、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表达敬意,对五位专家高屋建瓴的见解和开拓创新的指导表示感谢。

梁君英教授

10日下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一流课程建设”专题讲坛中,五所高校分享了改革宝贵经验,详情请持续关注本公众号后续报道。

本期“智慧讲坛”在Unipus U讲堂外语教师发展智慧平台(ucourse.unipus.cn)播出。平台立足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培育时代人才的目标,秉承“教研一体、专业发展”的设计理念,为外语教师个人和院校机构提供立体化、一站式的教师发展智慧解决方案,全面提升外语教师的教学力、科研力和创新力。

(编辑:孙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