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外研社高等院校多语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研修班成功举办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高等院校多语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研修班于2020年11月6日至14日举办。研修班聚焦外语课程设计、外语跨文化/思政/思辨教学、教学科研。
研修期间,来自全国高校德语、俄语、法语、韩语、日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拉脱维亚语、匈牙利语、越南语等专业的七十余名骨干教师齐聚云端。11月6日,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崔岚社长主持研修班开幕式。
崔岚社长主持研修班开幕式
研修班分为5个半天举行,内容包括跨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多语种教学、外语课程设计与课程思政、 跨文化思辨教学、外语教学中的选题挖掘与研究设计、多语种教学案例分析等。
孙有中教授授课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首先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为参会教师捋清思路,阐述外语课程思政原则与核心目标、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在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方法中,孙教授结合实例,介绍了用外语表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跨文化比较、体验式学习、跨文化价值思辨等方法。在问答环节中,孙教授也与参会教师答疑交流,引发了老师们对于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与标准等问题的思考。
杨鲁新教授授课
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在《外语课程设计与课程思政》一讲中,由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和生成路径引入,进而详细阐述了外语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和具体步骤,并引入“逆向设计”的概念,结合大量实操案例,帮助参训教师进一步深化对外语课程设计原则与理念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指导多语种课程设计实践。
多语种教师课程案例分享
11月8日的讲座是由多语种教师带来的课程/教学/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并辅以杨教授的点评。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田妮娜副教授带来了中级法语精读课程的设计案例,详细展示了课堂中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估,并以其中一周教学安排为例进行讲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璐老师分享了中级德语课程的教学案例,向参会教师说明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贯彻课程设计思路,并以教材中一个专题的45分钟导入课为例,展现每个教学步骤的活动内容与设计理念。湖南师范大学的颜志科副教授为参会教师展示了高级俄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案例,介绍了诸多实用的思政元素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方法,与参会教师分享了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方法、效果检测与反思等,并以其中一课为例详细说明。
研修班第四场讲座,杨鲁新教授聚焦外语课堂教学研究,鼓励各语种老师基于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杨教授通过理论讲解,并结合大量具体案例,向老师们介绍什么是课堂研究、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如何进行文献回顾、如何进行访谈和观察,以及如何进行数据收集与管理。
金利民教授授课
多语种教师课程案例分享
研修班第五天,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金利民教授带来了外语跨文化思辨教学的讲座,带领老师们从理论到原则,辅以详实的举例,分析何为跨文化思辨教学、为何采用跨文化思辨教学、如何进行跨文化思辨教学,以及跨文化思辨教学基本原则。同时,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魏然副教授也带来了中高级日语精读课程的思辨教学案例,魏老师介绍了自己对北外日语学院中高级日语精读课的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及评估的研究成果,并分享精读课中,不同类型文章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活动设计。
针对高等院校多语种教师,2020年12月5日、19-20日,外研社还将在线上举办高等院校多语种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家导学班(翻译方向),研修主题包括:
1. 翻译学科发文热点与研究趋势解读
2. 论文修改要点及投稿注意事项
3. 学员论文一对一指导与研讨
面向未来,外研社将一如既往地不断推动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创新、支持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编辑:孙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