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编委会召开落实出版物意识形态领域阵地专题讨论会
2022年4月14日下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关文件以及中共北京外国语大学委员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文件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外研社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社编委会”)召开落实出版物意识形态领域阵地专题讨论会。社编委会全体成员参加本次专题讨论会,会议由社编委会主任常小玲主持。
在学习环节,社编委会成员共同学习了党中央关于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的视频资料,认真研读了《中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集团(外研社)委员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文件内容。之后,编务中心质量管理部汇报了对《外研社出版物质量管理规定》《外研社网络出版物质量管理规定》进行修订的情况。本次修订依照党中央精神,增补了涉及出版物意识形态引领、弘扬主旋律、把握正确出版导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审查等内容,作为对全社出版物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把关的重要依据。
在交流环节,章思英副总编辑首先做了题为“‘普世价值’与共同价值——不同意识形态的概念”的发言。她分析了西方语境中所谓“普世价值”的实质,阐明了中国提出的共同价值的内涵,提示大家通过准确理解和深入辨析,区分中西方价值观念,筑牢意识形态阵地。随后,编委会成员张黎新、李淑静、姚虹、许海峰、鞠慧、孙凤兰作为代表发言,结合全社及各业务单元实际情况,交流了在教材、读物、学术图书与期刊等各类出版物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分享了结合政策要求做好选题策划、作者审核、内容把关和编辑培训等工作的具体措施,表达了在出版工作中不断提升政治敏感度和政治鉴别力的责任担当。
会议最后,常小玲副总编辑对学习和交流内容进行了总结。她结合《实施细则》要求,对社编委会成员提出四点要求:(一)提高思想认识,牢记一岗双责,既要对具体业务工作负责,也要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负责;(二)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辨别能力,在识别显性问题的同时加强对隐性问题的鉴别,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三)明确责任主体,层层严格把关,在各自岗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把握正确方向导向,对出版图书、数字产品、宣传品、会议活动等严格把关;(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审查效率,将正面引导与风险防范相结合,培训指导与检查监督相结合,常规审查与重点审查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内容审查机制、信息通报机制、会商研判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等。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与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领导下,外研社一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内容导向和质量管理,严把政治导向关和价值取向关。社编委会作为社委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在出版物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落实中发挥重要作用。社编委会成员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落实到选题策划、质量管理和编辑培养等全方位工作中,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共同筑牢意识形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