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推出第4版。8月20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词典首席顾问许嘉璐致贺信。许嘉璐在贺信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这一伟大事业需要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与和谐健康发展。期待《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能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全民事业贡献新的力量。
发布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百余位辞书学界专家、语文教育专家、一线语文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词典编写组成员,国际合作方代表等出席。数千位大中小学师生及语言文字工作者齐聚云端,共同见证语言文字领域这一重要成果发布。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 4 版)修订主持人李行健发表致辞。李行健介绍,词典需要随社会发展不断修订,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出版以来,已经修订两次,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为适应社会交际需要,帮助读者规范使用语言,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此次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再版,主要体现在“增、删、改”三个方面。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 4 版)修订主持人李行健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致辞。丁浩表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纂与时代同行,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外语言交流合作夯实了基础,增添了亮色。北外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推广与中国语言文字的全球传播,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词典的出版与传播。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总督学,国家语委主任柳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语委党组书记朱新均,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原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出席发布会并发表致辞。他们表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词语选择和释义上具有规范性、时代性、思想性、科学性等特色,为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第4版的面世为建设辞书强国与语文教育事业再添新瓦,为落实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针再立新功。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总督学,国家语委主任柳斌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语委党组书记朱新均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原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
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语言部总裁卡斯珀·格莱斯沃尔,马来西亚文语教育集团总裁刘庆辉,美国普利克软件公司总裁迈克尔·乐福作为国际合作代表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发挥的作用,期待未来就词典项目与外研社开展更多合作。
发布会由外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主持。
朱新均、李行健、李宇明、张世平、丁浩、王芳共同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新书揭幕
新书揭幕
随后,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谭景春,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周荐,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苏新春,福建省辞书学会荣誉会长林玉山,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主任亢世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程荣,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副编审李志江,北京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字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宋继华,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王晨,北京中学副校长肖中,北京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副校长杨磊等围绕《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的特色及应用展开研讨。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词典在严格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现时代特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语文教学等方面特色鲜明、成果显著。学术研讨会环节由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常务副社长刘捷主持。
学术研讨会环节发言嘉宾及主持人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特色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编写,2004年正式推出第1版,迄今已完成3次修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的修订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第四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行健先生的主持下,由20多位专家历时8年倾力打造而成,此版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严格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新修订完成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除了继续严格贯彻落实《通用规范汉字表》《汉语拼音方案》《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多项既有规范文件或标准外,还根据新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例如,自2011年至2017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陆续发布了几个新的化学元素中文名称,将这几个汉字纳入国家规范用字。《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对这几个新增的规范汉字及时增补,做到收字更加全面。在全面贯彻国家有关语言文字规范的前提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通过小手提示的方式,兼顾规范性与大众日常使用习惯,体现规范引导原则。
增补新词新义,体现时代特色。《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在修订过程中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其中包括“共享经济”“新常态”“碳达峰”“碳中和”“互联网+”“移动支付”等反映时代发展的热词,以及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网红”“群聊”“群主”“脑补”“脑洞”等词语。一些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也被增补到新版中来。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增收了“见贤思齐”“文以载道”“法不阿贵”“厚德载物”“三省吾身”“乡梓”“束脩”“举隅”“竹枝词”等传统文化词语。读者一方面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词语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疏通阅读文化典籍的障碍,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贴近语文教学。新改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例证80000余条,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面貌。词典设立5400多条“小手提示”,重点指出字形、字音、字义及用法上的易混、易错之处,800多组辨析展示常见近义词、多音字的细微差别,帮助读者规范汉字使用,助力学生轻松备战中考、高考。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自第1版发布以来,外研社为在全国各地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推动语文教学课程改革,与全国各级语委、各地教育机构共同发起了上百场“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文教学”公益讲座,在全国百余个地市县区培训语文教师达三万人次。凭借规范实用的编纂理念、优质的内容资源,依托外研社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立足母语的同时,其内容版权曾输出到英国、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并成为iPhone手机的内置中文词典,为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互通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