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华北区)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10月29日,由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华北区)交流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交流活动主题为“以新标准创新中文教学”。华北区活动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共吸引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的30余所院校的41支团队积极参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常务副社长刘捷出席活动开幕式。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的10余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参与了线上交流和活动点评。
赵刚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教英雄会”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交流活动的重点品牌,也是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能够为教师能力发展扬帆蓄力,为教师素养提升保驾护航。北外作为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最早开展留学生教育和最早开展国际中文教学的院校之一,始终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今年是北外第二年承办“汉教英雄会”活动,北外高度重视,将全力落实教指委和教育部语合中心的要求,为各校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师生搭建增进交流切磋、促进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
刘捷表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语合中心组织开展“汉教英雄会”交流活动,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践行《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培养专业教师意义重大,恰逢其时。“汉教英雄会”交流活动是各个团队展现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外研社高度重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资源建设、教师发展、学术研究和国际传播工作,乐于为广大师生创建展示风采、互学互鉴的平台,力争把“汉教英雄会”交流活动办好,为不断探索促进中外语言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不懈努力。
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常务副社长刘捷
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金利民主持。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李剑锋老师、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学院研究生王琳同学分别作为教师团队代表和学生团队代表发言。他们认为,“汉教英雄会”对培养能力过硬的国际中文师资,带动学科和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金利民
教师团队代表 李剑锋
学生团队代表 王琳
在分组交流环节,18支教师团队和23支学生团队逐一展示,提纲挈领、专业细致地介绍教学理念,呈现创新教学成果。各校团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将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教学资源、授课内容深度融合,在通用中文、专门用途中文等不同领域,结合多元教学理念,设计出趣味十足又极具专业特色的中文课程,彰显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时代风貌。
北京大学赵杨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晓慧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刘谦功教授、郑艳群教授、苏英霞教授、姜丽萍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乐琦教授,南京大学曹贤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勇毅教授、叶军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周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柯航副教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梁霞教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首席导师宣力作为点评嘉宾,参与了线上分组交流和圆桌论坛。
部分交流团队展示
各团队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教学手段,有机融合语言知识与国情文化,充分贯彻《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等新标准,突出当代中国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们纷纷表示,本次“汉教英雄会”各校师生团队展现的创新教学设计和饱满的精神面貌令人振奋,精彩不断,亮点颇多。
在圆桌论坛暨闭幕式环节,与会专家基于本次交流活动各团队的课程设计与展示,畅谈思考、交流看法、提出建议,为广大师生带来颇多启迪。圆桌论坛暨闭幕式由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社长鞠慧主持。
交流团队精彩纷呈的展示与点评专家深中肯綮的点评,使本次华北区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天津师范大学等院校组织在校师生进行了全程观摩。
与会专家合影
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于7月启动,百余所高校的200余支师生团队报名参加。活动设置教师组和学生组,分为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6大片区开展。全国交流展示活动将于年末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文联盟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