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新闻资讯

我社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工具书和百科全书学术研讨会

日期:2022/12/11来源: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

12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工具书和百科全书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进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鲁东大学等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等12家出版社的负责人、编辑出席了本次会议。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常务副社长,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辞书专委会副主任刘捷等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11111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辞书百科条目与术语规范”。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党委书记、辞书编纂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黄强表示,辞书是文化的精华,是传承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落实好报告精神,高质量辞书的贡献必不可少。

郝振省指出,本次研讨活动其实正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战略任务所要求的,相关专家对术语和辞书的建设性的研讨,正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李宇明强调,随着社会生活的科学含量不断增加,学科术语快速进入日常生活,不仅百科全书、专科辞书的条目快速增长,而且语文辞书中专科条目的收取也越来越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次学界“跨界关联”,既是辞书本身的要求,也是辞书用户的要求。

裴亚军指出了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与辞书编辑工作的密切关系,回顾了双方长期以来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并期待未来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陈文学阐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长期的辞书实践中凝聚总结的《现汉》精神,即“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并介绍了语言所辞书编修工作的最新动态。

研讨会邀请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和研究机构的辞书编纂专家作为嘉宾参加了“多人谈”。在“术语规范与辞书编写”专题讨论中,刘捷指出,在术语规范方面,除了科技术语之外,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同样值得关注。为了让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更好地“走出去”,需要做好队伍建设、翻译建设、渠道建设三方面的工作。外研社积极参与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在这些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了贡献。

222222

在专题学术报告环节,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汉语辞书编辑部主任李斐做了题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专科条目修订例析”的报告。她指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在进行专科条目修订时注重系统性、准确性、语文性和时代性。经过修订,词典的内容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这一版中及时增收了一些进入到日常词汇系统中的新词、新义和新用法,与时俱进地反映了各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发展的新面貌。

3333333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辞书专业委员会、中国编辑学会工具书和百科全书编辑专业委员会、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辞书编纂分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商务印书馆协办。此次会议通过辞书学会、编辑学会、语标委的负责人与专家学者“跨界关联”,使与会各方得以互通有无,了解业界最新动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对编写出更丰富、更优质、更符合用户需要的新时代辞书,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研社全面贯彻、严格落实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积极服务教育和我国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坚持参与术语规范建设和语文辞书建设,对相关内容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并基于国际合作优势加强精品内容的海外传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的出版获海内外媒体与读者的广泛关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海外传播成果。未来,外研社将进一步开拓辞书建设新局面,力争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普及、为中国语言的知识传播做出更大贡献。

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