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服务   >>  业界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网】探索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日期:2023/04/1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为深刻把握高等教育时代脉搏,凝聚外语教育改革共识,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机构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于3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大道致远,知行合一”主题,共探外语教育现代化建设新路径,共绘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新时代外语教育目标是“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表示,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重构外语类高校学科格局,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要进一步将“区域国别、国际传播、国际组织”作为学科战略增长点,构建外语学科发展的战略新布局。与此同时,要推进语言和科技交叉融合,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表示,建设教育强国,外语教育应全面提高外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创新推动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面融入外语专业核心课程、全面推广使用“理解当代中国”教材、建好“理解当代中国”虚拟教研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理解当代中国”大赛等方式,创新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推进外语教育创新。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通过组织模式、培养机制、内容方法、理论实践创新,带动提升外语人才培养质量。要聚焦关键领域涉外人才培养,打造面向新时代的外语核心课程体系,探索建构中国自主外语教育知识体系。

外语人才在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以及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队伍建设,把中国故事讲得入耳、入心。中国国际电视台主持人刘欣表示,虽然当下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际传播队伍建设仍需破解人才发展瓶颈制约。我们期待出现更多优秀国际传播人才,开创国际传播新风貌。北京大学副校长宁琦表示,培育堪当国际传播重任的外语人才,要重点关注理解中华文化及其世界意义的能力素养和参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能力素养。要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积极投身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实际行动。同时,研究与理解异质文化是实现中国思想文化海外成功传播的前提,精准的国际表达是对外传播话语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外语人要树立文化自信,运用语言工具和国别与区域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和思考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

英语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必须大力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构建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丁旭辉表示,要构建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体系,包括传统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研究性跨学科课程以及通识类跨学科课程。这三类跨学科课程的教学积极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国际传播能力,还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研能力的双提升。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外语教学带来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传统大学英语课程大多以基础英语为主,较为注重语言技能训练,造成学生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脱节,导致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缺乏、英语学术写作和口头汇报能力薄弱、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欠缺等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覃江华认为,在“四新”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高端人才,推动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另外,公共外语教学应进行分层、分级、分类教学,技术赋能、通专融合,突出外语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工具性和人文性。

在“互联网+”时代,智慧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则成为外语智慧教育实践的主要着力点。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谢世坚提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要强化融合意识。混合式教学的外在表现是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实质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多种教学模式的整合,更是先进教学理念的融合,根本目的是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建设“一流课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质量人才,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要加强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建设,全面落实课程思政,为新文科建设贡献力量。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培养中华文化传播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文秋芳认为,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既是国家战略需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外语教材是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重要材料来源,其呈现出的中华文化应遵循文明互鉴、异同交织、识今通古的基本原则,并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多元文化,助力学生提高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明互鉴。

担当外语类专业新使命

进入新时代,外语能力既是国家的软实力,又是硬实力。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亟须加强跨领域建设和平台建设,以适应时代之变。而平台建设的主要指向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学科与行业、企业的跨界联合以及学科跨地域、跨国界的联通融合。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为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表示,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要以新环境、新教学、新资源、新培训、新治理、新评价“六新”建设为抓手,构建“教、学、管、环、评”新型数字化支撑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外语类专业的共同目标是理解中国、沟通世界。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表示,“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融为一体,为讲好中国故事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外语类专业推进“三进”工作的关键抓手就是扎实做好“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课程建设,以此促进外语类专业的整体课程思政,创新外语类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以提高外语专业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外语人才的能力。

新文科建设特别是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为外语学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时代发展好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是进行新文科建设探索与实践应思考的重要问题。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西班牙语言文学系主任程弋洋提出了“不让土壤 不择细流——外语学科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不让土壤”强调要进行小、精、深的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不择细流”则强调外语学科为各学科提供支撑,与其合办“外语+”学位课程,为学生提供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机制与平台,并在国际交往中树立良好道德风范,讲好中国故事。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章链接: http://www.cssn.cn/skgz/bwyc/202304/t20230407_56184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