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新闻资讯

第九届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4/12/03来源:综合语种出版分社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24

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九届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法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数智提质 创新育人 奋楫笃行”为主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世年教授等出席会议。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宁琦教授为大会发来贺信。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的130余名俄语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探数智时代高校俄语教育教学新途径,共商高校俄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开幕式


刘宏教授在贺信中表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我国高等俄语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每位俄语教师要主动对标国之大者,以小逻辑服从大逻辑,为奋力建成自强卓越的高等外语教育体系贡献高校俄语力量。


宁琦教授在贺信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高校学科设置优化调整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研讨会以创新育人为主线,对外语教育理念、数智赋能、课程教材、教学与翻译实践等展开研讨,为俄语学科改革发展提供宝贵参考。她祝愿俄语教育事业在数智时代勇立潮头,培养出更多能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的外语时代新人。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665.png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世年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西北师范大学作为西部师范教育的一面旗帜,扎根西北大地办教育,始终坚守教育初心,高度重视文科发展,积极探索面向人工智能的新文科教育教学和科研方向,勇担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持续推动西北教育事业和文化发展。本届研讨会围绕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俄语教育教学改革,分享教学成果与实践经验,必将推动俄语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843.png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黄玫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外语教学拥有悠久历史,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教学大家。俄语学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优良的教学传统、一流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本届会议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是深化高校俄语教学与教材改革的重要途径。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1013.p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邹皛白社长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外研社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师生需求、融合创新发展方面的主要工作。外研社围绕《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外文版,推进相关慕课、数字教材、知识图谱建设;打造人文社科多语种国际期刊出版平台,借助先进的AI翻译技术,以多种语言和开放获取的形式向全球传播中国学术声音,助力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依托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和多语种的单语APP,持续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字出版体系。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1249.png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育松教授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


30日上午,李迎迎教授、江南大学董剑桥教授、黄玫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朝意教授做主旨报告。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1328.png


李迎迎教授以“外语教育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理念、路径与趋势”为题作报告。她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进国际传播效能,关键在于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这是新时代赋予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使命。为切实推进国际传播“五力建设”,要推动构建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养”三维框架,形成“一主体、两支撑、三融合、四联动”的外语专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1524.png


董剑桥教授以“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实践”为题作报告。他通过丰富的使用案例进行示范,表明GenAI正在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其应用领域包括教学、学习、评估和研究。GenAI的交互式助手、沉浸式视频和认知管理工具助力增强外语教学与学习的能力。GenAI的赋能作用仍有赖于有效的人际交互(提示语能力);GenAI在多模态视频制作中应注意语言学习的设计原则;其知识工具的有效加持仍需自身保持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持之以恒的耕耘。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1753.png


黄玫教授以“面向未来的高校俄语专业核心课教材建设理论与实践——以《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2版)》系列教材为例”为题作报告。她认为,系列教材是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教学内容智能开放、融合多媒体介质的新形态教材,其修订以课程思政、多元能力和文化建构为原则,注重语言学习与国别知识相结合、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融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俄语,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1946.png


张朝意教授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翻译实践与探索——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俄文版翻译为例”为题作报告。她指出,《讲义》俄文版的翻译忠于原文,准确全面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遵循翻译工作规律,符合中外文表达习惯和语言规范;从加强国际传播效果出发,充分考虑受众语言和文化背景特点;核心术语尊重权威译法,对于已有的核心术语译文采用已经由中央有关部门认定的权威表述方式。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2140.png


主旨报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何芳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莉副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文倩副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徐莉教授先后主持。


俄语专业教学研讨


30日下午和1日上午,俄语专业基础阶段与提高阶段教学、数字赋能俄语专业、俄语专业测试与赛事等4个专题研讨顺利举办。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2295.png


在俄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专题研讨中,西北师范大学武婷、成都外国语学院林凡迪以《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2版)学生用书1》使用为例进行一年级上学期实践课教学示范。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何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中亚语系主任赵春晶教授应邀进行精彩点评与交流。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2431.png


在俄语专业提高阶段教学专题研讨中,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中东欧语系主任钱琴副教授、江苏科技大学俄语系主任刘志强副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周朝虹副编审以“汉俄翻译课程教学示范”“俄语演讲课程教学示范”“《理解当代中国》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为题进行分享。李迎迎教授、黄玫教授应邀进行精彩点评和交流。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2600.png


在数智赋能俄语专业专题研讨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孙芳教授、黑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孙秋花教授先后以“《理解当代中国 俄语演讲教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实践”“《理解当代中国 高级汉俄翻译教程》慕课和知识图谱建设”为题作专题报告。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2718.png


在俄语专业测试与赛事专题研讨中,何芳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梁小楠副教授分别以“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四、八级水平测试改革与考情分析”“‘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俄语组)赛项辅导与经验分享”为题作专题报告。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2841.png


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主任谢明琪副教授、西北民族大学俄语系主任周红梅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俞婷教授、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邹皛白社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大满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丽教授先后主持4个专题研讨。

副本外研社平台新闻稿1203(1)2972.png


闭幕式上,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莉副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潘妮编辑介绍外研社服务人才培养的外语教育出版体系。新疆大学俄语系副系主任王双副教授代表第十届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法学术研讨会承办院校发言。闭幕式由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周朝虹副社长主持。


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法学术研讨会自2009年至今已举办九届,始终与时代同频、与院校同心,成为中国俄语人凝聚智慧思想、分享教育新知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启动编制与实施的开局之年成功举办,彰显中国高等俄语教育在强国建设中奋楫笃行的勇气和决心。面向未来,再启新程,期待与全国高校俄语教育专家学者携手,共同推动俄语教育创新发展,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