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鉴,共创未来|2024“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总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2024年12月20日,为期两天的2024“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总交流活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来自国内33所院校的36支师生团队,以及来自泰国、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利比里亚、肯尼亚、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9名优秀本土教师代表,展示了目标清晰、内容丰富、方法新颖、互动热烈的课程教学。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代表,以及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土中文教师和北京高校留学生组成的观摩团,共约600人到现场参与总交流活动,海内外中文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观摩活动,促进了理念、经验、资源的有效共享与广泛传播。
2024“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总交流活动由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文联盟共同承办。本年度“汉教英雄会”活动主题为“标准引领,创新驱动”,自7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国112所院校、146支团队的600多名师生参与交流。经过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6个片区的交流推选,18支教师团队和18支由中外学生组建的学生团队进入总交流活动。此外,今年特设了东南亚、中亚、非洲3个海外赛区,吸引了21个国家近400名本土中文教师参赛。
12月19日上午,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志平,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彭冬林主持。
开幕式
总交流活动设有说课交流、现场教学、圆桌对话等多个环节。来自国内院校的36支团队展示专业特色、发挥各自优势,带来了一节节主题多样、设计巧妙、特色鲜明的中文课。他们有效应用多种教学理论与方法,结合特色教学资源和创新技术手段,生动呈现了中文教学实践的深度与广度,精心打造出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为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启示。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团队以“表达驱动”为核心理念,通过学生熟悉的中国运动员的故事,通过环环相扣的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与体育精神的内涵。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师团队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采用《新时代汉语口语》教材,用多样化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成其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吉林大学教师团队通过讲述中国宫殿建筑,运用模型、视频等多模态手段,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意识与热情。四川师范大学教师团队围绕“端午节,我们共同的节日”设计语言与文化融合课程,阐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增进国际理解。
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团队采用《理解当代中国》教材,借助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动态教学干预,提高教学效果。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团队采用5E教学模式,以中国“桥”文化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讲解与互动,加深学生对中国国情和文化的理解。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团队借助数字人直播技术,带领学生模拟直播带货实践,提升在“中文+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交际能力。
中国院校团队说课展示
9位海外本土中文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现场教学和互动问答,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有效的教学方法、出色的课堂管理能力,带来了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
在现场教学环节,泰国达府美速市智民学校夏明祥老师在“动物”主题下,通过精彩的互动式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泰国乌汶府南闰中学刘宇浩老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互动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中国饮食文化。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史唯一老师通过丰富的图片和互动操练,带领学生学会用中文介绍自己从事的工作。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许曼文老师以“家庭”为主题,以“口”字为切入点,生动讲授中国家庭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称谓。利比里亚大学孔子学院博凯老师以“七色龙”《堆雪人》故事为教学素材,通过游戏化方式教授身体部位的表达。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李丽老师以“爱好”为主题,结合多样的图片和趣味舞蹈动作,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相关表达。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孔子学院欧林老师以“运动”为主题,以语言教学为基础,还鼓励学生秉持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永不言弃的人生态度。哈萨克斯坦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贾娜尔老师以茶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体验式教学,巧妙引导学生开展中哈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地娜老师以严谨科学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系统掌握“交通工具”主题的相关中文表达。
本土教师现场教学展示
或是激情洋溢,或是自然流畅,或是幽默风趣,或是引人深思,本土教师与学生们在课堂上频频互动,形成了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的学习氛围,展现了教师们对中文课堂的热爱和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极大热情。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来自泰国、越南、乌兹别克斯坦、韩国和缅甸等国家的6位在校留学生,以及来自瑞典、南非、俄罗斯和丹麦等国家的6名青少年儿童参与了课堂互动。
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叶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冯丽萍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李春玲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朱勇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刘谦功教授、郑艳群教授、毛悦教授、闻亭教授,芳草地国际学校国际部课程主管陈昕老师,以及美国中文教师学会史中琦会长等多位专家参与点评交流。专家们通过精辟的点评与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为大家答疑解惑,启迪了教学思路,激发了思想碰撞。
点评专家
圆桌对话环节,专家们以本次活动的主题“标准引领,创新驱动”为切入点,围绕本届“汉教英雄会”的特色亮点,就教学目标与手段、观摩活动的视角与方法、AI技术赋能教学、课堂管理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真知灼见。专家们结合《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五个核心维度,为中文教师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社长鞠慧主持了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
活动期间,参加观摩的本土中文教师、北京高校留学生代表与点评专家、团队代表展开积极互动,现场交流气氛十分热烈。
交流互动
活动从中国院校团队评选出“最佳智慧教育团队”“最佳教学创意团队”“最佳教学设计团队”“最佳教学组织团队”,从本土中文教师评选出“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课堂表现奖”“最佳教师风采奖”。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师资管理处处长丁湘茹、外研社副总编辑彭冬林及点评专家向获奖团队代表和本土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
此前,海外交流活动分别由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及语合中心曼谷中心成功承办。国内片区交流活动则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充分展现了各区域、各院校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探索。
点点星光聚成星河,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汉教英雄会”活动至今已举办六届,已成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一个响亮品牌,对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充满智慧与热情的盛会上,“汉教英雄”们不仅展现了卓越的专业风采与教学素养,还缔结了深厚的友谊,交流了宝贵的经验,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中外人文交流架起了更加坚实的桥梁。未来,国内外中文教师将携手并进,互学互鉴,同行汉教之路,共筑汉教之梦,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互通贡献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