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四季——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读与赏》亮相联合国中文日
2025年4月20日正值谷雨时节,联合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文日。为庆祝这一意义重大的日子,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总部中文笔译处以及联合国工作人员文娱理事会中国书会等机构和部门牵头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以“诗意中国,浪漫风华”为主题,举办了不同场次的中文日庆祝活动,旨在通过诗歌、书画、茶艺与传统文化的多维展示,彰显中文在促进文明交流、增进多边理解中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在15日举办的中文日招待会上,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琅琅四季——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读与赏》作为交流环节的展示作品之一在现场亮相,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本书主编姚喜双教授在现场向与会嘉宾签名赠书并进行了友好交流。
4月17日,姚喜双教授在联合国总部七号会议室发表题为“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赏读”的主旨演讲。他以《琅琅四季——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读与赏》中收录的敦煌文献《咏廿四气诗》为切入点,阐释了二十四节气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以及中国节气诗词中“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演讲中,姚教授不仅深入解析了古诗词中蕴含的农耕文明密码与生活美学,更以杜甫《春夜喜雨》等经典诗词作为范本,生动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朗诵艺术技巧。他亲自示范并带领现场观众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春夜喜雨》《咏谷雨三月中》等节气古诗词,让现场观众领略到“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的东方意境。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呈现,体现了中国人道法自然、崇尚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文化瑰宝,既是中华民族认知宇宙的自然法典,又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基因,更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
(摄影:谈心)
图书推荐
《琅琅四季——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读与赏》是一部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读物。本书以诗词品读为主线,收录了敦煌文献《咏廿四气诗》及历代节气诗词经典作品共百首,其中《咏廿四气诗》配有字词注释、文义赏析、诵读指导及诵读音频,通过诗境词意展现古人所记载和描写的四季流转与物候变化。本书还收录了宋元花押风格节气印蜕及节气现代水墨画,介绍二十四节气传统民俗,生动地展现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意趣和人文情怀,引导读者领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