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新闻资讯

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省职业院校国际化协同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日期:2025/04/20来源: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4月19日,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省职业院校国际化协同发展研讨会在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四川省职业院校国际交流部门负责人、外语教学部门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全国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代表、行业企业代表近200人齐聚成都,共绘四川省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蓝图。

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吕景泉,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会委员、对外交流专委会主任岳湛,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凯,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长姜光丽,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涛,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开江,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杜洁,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刘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朝晖以及来自四川省部分中职、高职院校的校领导等嘉宾出席会议。

【开幕致辞】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涛

王涛在致辞中表示,国际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将为全省职业院校搭建一个更加广阔、更具活力的交流平台,服务带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国际合作,助力职教外语教学改革创新,培养“一带一路”多语种人才,探索“职教出海”2.0版本实施路径,推动四川省职业教育发展迈向新台阶。

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会委员、对外交流专委会主任岳湛

岳湛对会议的召开和工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期待工委会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引进国际优质资源,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打造“多元协同”发展平台,共同绘制四川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工笔画”,让更多的“四川工匠”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中国标准”惠及全球!

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凯

张大凯表示,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与三年行动计划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省职业教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化改革。四川省职教学会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可谓生逢其时。张大凯对工委会未来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要求:包括汇聚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教融合国际标杆、建设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等。

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刘捷

刘捷表示,职业教育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外研社愿与四川省职教学会精诚合作,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北外和外研社在国际化资源整合、标准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与四川省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资源开发、“双师型”教师培训、教学成果培育、国际师生研修等领域深化合作。

开幕式由陈大勇主持。

【成立仪式】

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秘书处单位授牌仪式

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受聘仪式

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在与会嘉宾、代表的见证下正式成立。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长姜光丽宣读《成立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凯宣读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单位名单。学会领导为工委会主任单位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秘书处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授牌,并为工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聘书。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茹雪飞介绍了工委会工作条例。

国际合作与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王朝晖代表工委会讲话并汇报了工委会的工作计划与主要任务。

成立仪式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小军主持。

【专家报告】

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吕景泉

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吕景泉教授深入阐释了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育理念与鲁班工坊的内涵要义、核心价值。基于EPIP理念创新与实践,鲁班工坊探索构建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鲁班工坊自2014年创立以来,已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多个地区落地生根,通过增强中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和境外职业教育的“名实耦,合”境界,以中国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功利世界,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吕景泉教授高度评价了外研社在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外研社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优质平台资源,在国际化“五金”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标志性和引领性工作。特别是在立体化教学资源研发与应用、学术图书出版及成果建设等领域的持续深耕,有力推动了职业院校国际化品牌的培育与发展。

在专家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分享了现阶段“职教出海”取得的成效与案例,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教出海”的发展策略,强调语言作为战略性基础设施,在引领技能人才培养向实战型、创新型转化,推动“职教出海”、服务强国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专家报告环节由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开江主持。

【交流论坛】


交流论坛环节,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小米集团产教融合共同体执行秘书长雍德钰、重庆市西部产教融合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国强、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朝晖、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许辉熙、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党委书记李强围绕外语教学创新发展、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等内容,解析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导向,探讨校企协同出海实践路径,分享外语教学改革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成果,为四川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品牌汇聚智慧。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以“语言与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水平开放”为报告主题,深入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使命担当与实践路径。她指出,职业教育需通过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助力大国外交“三个布局”,构建“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协同体系,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助力全球产教深度融合。一直以来,北外和外研社借力AI、VR等数智技术,建设了“外研国际智慧教育平台”,通过图书出版、国际会议、教师研修等平台,赋能国际化“五金”建设。李淑静强调,语言能力和数字技术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双引擎,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协同发力,才能真正实现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走出去。

交流论坛环节由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周芹主持。

会议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立足“探索职教出海新路径,共筑国际合作新平台”核心议题,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取得了丰硕的会议成果,为外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四川样板”,贡献了外研智慧。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