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 高标准 高质量
2025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5年5月17日-1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指导,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共同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承办的“2025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圆满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多语种教研员、校长、多语种学科负责人及一线骨干教师参加。
全体与会专家和代表合影留念
凝聚共识,擘画蓝图
5月17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隆重举行。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磊,武汉大学校长助理徐东兴,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峰,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王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校长陈三军主持。
武汉大学校长助理 徐东兴
徐东兴校长助理在致辞中分享了武汉大学及其附属学校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多语种教学方面的成果,特别是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以“双外语+”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他强调,多语种教学在深化基础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呼吁与会专家共同推动多语种教育的创新发展。
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 陈磊
陈磊副局长则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多语种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培养国际化人才中的关键作用。他介绍武汉市通过“三个先行”举措——课程体系先行、师资培育先行和资源融通先行,构建覆盖12种语言的课程体系,打造优质师资团队,并实现国际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他提出了未来规划,包括构建“国家战略—区域实践”双向赋能机制、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武汉范式”、推动“教研培用”四位一体创新链以及建设“中外文明互鉴”教育实践场。
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峰
李峰局长在致辞中强调了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外语教学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方面的关键作用。他介绍了武昌区在开放办学、国际交流及多语种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深化多语种学科建设,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外研社副社长 王勇
王勇副社长指出,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此次研讨会聚焦多语种教育发展路径等关键议题,旨在助力多语种教师提升教学与育人质量。他介绍了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及其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的工作成果,并表示外研社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同推动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校长 陈三军
学术引领,创新驱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 梅德明教授
主旨报告上,梅德明教授以英语课程建设为范例,深入阐释了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多语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他提出课程建设要坚持“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根本原则,并系统提出了实施路径,包括以教育强国建设引领课改方向、以核心素养培育统领课程体系、以主题模块整合教学内容等,为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实践指引。
江南大学 董剑桥教授
董剑桥教授则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从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两个层面系统解析了生成式AI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他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AI赋能下的创意教学模式重构,并深入探讨了人机协同背景下师生角色的转变与教学范式的革新,为智能化时代的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前瞻性指导。
主持人 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社长 邹皛白
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社长邹皛白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攻坚克难,共谋发展
5月17日下午的学科发展论坛上,各地外语特色办学的中学教育管理者和资深教研员、骨干教师围绕多语种学科高质量发展、教学路径探索等核心议题,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实践经验与思考。河北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韩建丽主持。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多语种教研员 谢宇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关键语种教研员 郭侃亮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多语种教研员谢宇、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关键语种教研员郭侃亮分别介绍了四川省和上海市的多语种教学情况,并从区域实践与技术赋能角度展现了多语种教育在课程创新、师资发展及教学模式上的多元探索。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马晓燕
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教育集团老师 邬竹娜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副校长 肖维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马晓燕、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教育集团老师邬竹娜、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副校长肖维娜结合自身办学经验,阐述了多语种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基础教育多语种学科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
主持人 河北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 韩建丽
多元互动,实践赋能
当日下午,研讨会还安排了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五个语种的分论坛。各分论坛上,来自全国8所中学的10名教师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设计。南开大学王健宜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黄玫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田妮娜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常福良教授对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并在分论坛上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中学日语教师成长路径——如何提升‘三课’能力”“中学俄语教材编写实践与思考”“中学德语教学中的文化元素融入”“法语基础阶段多模态教学资源使用”“培养新时代懂西班牙语的吃香人才”等主题,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
日语展示课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马浙宁 外研社福建(厦门)教学服务中心 许昱
俄语展示课
宣恩清源自然双语高级中学 廖炜莹 咸宁市横沟高级中学 申光燕
德语展示课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 杨曦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郭菲
法语展示课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 杨慧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岳瑞
西班牙语展示课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 廖欢 邳州市第四中学 尹军扬
专家评课与分享
南开大学 王健宜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黄玫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谭渊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田妮娜副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常福良教授
多语种分论坛分别由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日语部编辑任红磊、俄语部编辑潘妮、德语部编辑王远萌、法语部编辑张璐、西班牙语部编辑李欣欣主持。
语言为桥,启航未来
5月18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和杭州云谷学校包晓明老师作主旨报告,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周一敏副校长和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培训师李婧进行专题分享。主旨报告环节由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多语种组教研组组长刘佳主持,专题分享由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培训业务部主任张瑜芳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杨鲁新教授
杨鲁新教授以“循证教学与外语教师发展”为主题,强调教师需将专业智慧与实证证据结合进行教学决策,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证据,以教、学、评一体促进学生发展。杨鲁新教授在主旨报告中还用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循证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中的应用,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升专业能力。
杭州云谷学校 包晓明老师
包晓明老师分享了AI赋能外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多种AI工具在教师备课、教学资源生成、语音生成等方面的应用,如利用AI设计单词游戏或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等活动训练学生听力和反应能力。他建议教师逐步深入使用AI工具,聚焦少数工具熟练掌握,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AI辅助学习。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副校长 周一敏
周一敏副校长分享了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在多语种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
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 李婧
李婧老师就“外研社中学多语种教育服务解决方案”这一主题向与会教师做了详细分享。
主持人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多语种组教研组组长 刘佳
主持人 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培训业务部主任 张瑜芳
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 杜红坡
闭幕式上,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杜红坡做总结发言。杜红坡副社长全面回顾了本次会议成果,并对未来多语种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此次研讨会为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推动了多语种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与会专家和教师纷纷表示,会议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为多语种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