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新闻资讯

第九届全国高校日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

日期:2025/07/26


7月21—25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原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高校日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2025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在大连顺利举办,200余位来自全国各高校日语学科专家、中青年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教学名师风采,探讨数字化背景下教学创新路径,商讨日语学科人才培养新方向。

7月21—22日,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率先拉开帷幕。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外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北外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本届大赛日语组分为日语专业组及大学日语组,以“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聚力创新 分类卓越”为主题。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50余位日语教师参与大赛,通过复赛选拔,最终两个组别共有38位日语教师晋级全国总决赛。本届大赛全程线上直播,超1.5万人次在线观摩交流。

总决赛开幕式上,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宿久高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宏俊院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彭冬林副总编辑出席并致辞。彭冬林表示,外语大计,教师为本,大赛旨在鼓励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参与式、探究式智慧课堂,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立足院校定位和学情差异,探索多元化、特色化育人路径,为培养具有中华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本领的国际化外语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陈宏俊院长希望通过本次大赛可以推动大连理工大学与全国其他高校在日语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促进高校日语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宿久高教授代表评审专家组宣读大赛评审声明。

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天津外国语大学李玥等19位老师获得日语专业组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陆军工程大学丁韵等19位老师获得大学日语组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日语专业组合影】



【大学日语组合影】


7月23—25日,继“教学之星”大赛之后,第九届全国高校日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顺利举办。本届研修班以“数字时代外语教育新范式”为主题,包括主旨报告、专题报告、教学工作坊、科研创新沙龙和竞赛专题等模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研修班合影】


研修班开幕式上,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旭东,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利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冷丽敏,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多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彭冬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野田昭彦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成志主持。

康旭东副校长代表承办校对莅临本次研修班的专家、学者、教师致以热烈欢迎,希望借助本次本研修班为大连理工大学及其他高校提供日语学科交流发展的平台。刘利国副主任委员指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师需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冷丽敏教授强调,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希望参会教师能借此宝贵机会,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在研修班期间学有所成、满载而归。陈多友主任表示,面临工业4.0时代,日语教育亟需审时度势、主动应变,日语学科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培养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彭冬林副总编辑感谢日语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长期以来对外研社的信任、指导和支持。他表示,外研社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坚持守正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外研社坚持以服务教育、支持科研为初心使命,推动中国外语教育数智赋能、课程创新与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野田昭彦主任表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始终致力于助力推动中国日语教育发展,希望老师们能充分利用此次研讨会的机会积极交流,共同推动中日国际交流合作。



【开幕式】


会议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周异夫,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名誉院长陈多友,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冷丽敏作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环节由大连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于飞主持。



【主旨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杨峻教授,天津理工大学张昭君副教授,大连艺术学院崔琳杰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汤明昱,东北林业大学文慧超副教授在会期作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环节由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李圣杰、大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姚海峰主持。



【专题报告】


研修期间,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刘晓华副教授团队,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语教育专家佐久间司郎,北京理工大学张元卉副教授、大连艺术学院崔琳杰副教授牵头,分别以《新经典日本语(第三版)》《MARUGOTO日本的语言与文化》《新标准日语教程》为核心,结合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组织了三场数智融合、创新赋能的教学工作坊。与会教师分组研讨,就智慧教学的新范式展开积极探索与热烈交流。



【教学工作坊】


除教学研讨外,本次研修期间举办了以“多维视野下的《高等日语教育》研究:跨学科理论与方法创新”为主题的科研创新沙龙。《高等日语教育》主编、北京大学潘钧教授介绍了本刊的创刊背景、办刊特色、发展历程等,表明《高等日语教育》一直以来致力于构建国内外日语学术交流平台,为国内日语青年教师提升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随后,大连外国语大学赵彦民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王冲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钟勇副研究员、中南大学郭蓉菲副教授、复旦大学刘佳琦教授分别从日本区域国别研究、日语学习者语言发展轨迹、数字技术与语言学研究的交叉融合、新形势下传统日语语言学研究的新尝试、语音学研究的新路径等角度展开学术分享,同与会教师共同探讨数字时代下日语科研发展的可能性。



【科研创新沙龙】


此外,针对“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本次研修班特别设置了以“竞赛·教学·成长:赛教融合、以赛促教”为主题的专题分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李运博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杨晓辉院长、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方颖琳副教授从翻译与写作、口译与演讲、竞赛组织与实施等角度分享备赛策略。



【竞赛专题】


结业仪式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陈多友主任委员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研修班通过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工作坊及科研沙龙等多元形式,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赋能教学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为提升高校日语教师的数字素养、推动教学科研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平台与方向指引。结业仪式由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杜红坡主持。


【结业仪式】


兴教必先强师。每一位教师的奋发有为,是实现教育强国伟业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打造高质量外语教育体系的奋进道路上,外研社将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全国高校外语教育从业者携手并进,共谋高等外语教育创新发展大计,共促外语人才培养质量跃升,为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