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校长教育研讨会成功举办
7月27日,以“AI赋能领航未来 智慧教育焕新生态”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校长教育研讨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主办,北京外研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提供学术支持。来自全国的专家、中小学校长、教研员等齐聚一堂,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讲座、经验分享等环节,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教学的融合路径,为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凝聚了共识与力量。
出席会议的专家和领导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导祝智庭,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苏勇,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外研社副社长王勇,基础教育营销中心总监陈子昱,期刊分社社长孙凤兰,基础教研中心总监李晶,外研通总经理杨岚,外研在线副总裁兼基教事业部总经理郎崧等。
开幕致辞・锚定数智航向
外研社副社长王勇在致辞中表示,在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及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全面启用背景下,外研社以“应数尽数,纸数融合”为导向,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以专业数字化服务支撑新课标落实与新教材使用:围绕外研U学产品矩阵更新数字化工具,推出29个数字课程;引入新概念英语等级考试构建测评闭环;优化外研通扫描点读产品,新增多语种听说宝等硬件。他提到,外研通与外研在线联合打造的AI智能教学终端T10,整合知识图谱与硬件能力,覆盖全教学场景,通过AI助手功能服务教学需求、实现师生数据互通;T10作为内容生态的聚合器、技术生态的试验田、服务生态的连接器,为智慧教育生态架起“四梁八柱”。此外,外研社积极贯彻大教育观,打造立体服务体系,年开展400多场线上下教材培训,建成600多家阅读馆,开发分级阅读智慧教室,以数字化赋能教学创新,践行技术服务于人的成长的理念。
主旨洞察・解码新质教育
华东师大祝智庭教授以“数智赋能外语新质教育: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动能”为题作主旨报告,从四个方面系统阐释:一、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愿景,明确外语新质教育需突破传统范式,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跨文化传播效能”双重使命,构建服务国家战略的价值坐标系;二、解析人工智能对基础外语教育的赋能逻辑,强调数智技术如何为教学注入新势能,推动教与学的互动模式革新;三、深度拆解外语教育数智化的创新实践场景,从课堂“人机协同”生态构建到教学全流程的数据驱动革新,通过精准教学、拟态化学习等新范式,回答“数智技术如何激活课堂新动能”的现实命题;四、提出新时代外语教师需突破传统角色,应以“提升学生文化商(CQ),培育跨文化领导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为新使命,要做“文化人”而非“工具人”。祝教授的报告为外语新质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清晰勾勒出“理念-路径-落地”的体系化实践蓝图。
新品发布・解锁教学装备
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时代,技术创新驱动智慧教育成为行业焦点。外研通与外研在线作为外研社旗下品牌,前者以十余年硬件积淀立足家庭与教学场景,后者凭借数字技术深度赋能,联袂打造的AI智能教学终端T10在会上正式发布,专家与领导共同登台见证这一成果。
外研通总经理杨岚对T10进行详解:整合外研社教材及读物资源,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全场景一站式方案,课前AI助手自动生成个性化教案与课件,课中实现数字教材与互动活动无缝衔接,借助外研社分级阅读体系开展阅读教学,课后智能评阅、班级学情分析与家庭学习数据实时回流贯通,更以教学辅导资源为核心支撑课后延时服务,切实为教师减负增效。
随后,外研社英语学科能力素养图谱1.0正式发布。外研在线副总裁郎崧介绍了其核心内容:图谱以新课标为纲,涵盖6大要素、15个子图谱,通过学情诊断、用户画像与个性化推荐,为精准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彰显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价值。
衔接桥梁・技术叩响课堂
关于AI智能教学终端T10的课堂落地,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崇和分校尚恩多老师生动呈现:借助T10实现全流程支撑,课前AI生成教案及课件;课中结合数字教材点读、AI工具强化课堂互动,开展口语实时测评;课后依托思维导图评阅与学情分析,实施个性化辅导。
外研社资深培训师冯圣媛详细介绍了外研社分级阅读智慧教室:整合236个主题、1284册读物,设计11级进阶体系,结合悦测评形成“课前定级-课中读写-课后追踪” 闭环。通过自主阅读与家校共读,学生阅读量提升,教师依托数据看板优化策略,让技术融入阅读教学全链条。
实践深耕・AI浸润教学场
27日下午,来自全国的10位一线外语教育工作者:张泽艳、王远真、丰颖臻、高庆龄、武琳、林琳、关笑、郝新明、曾玉春和宗荣作主题分享。她们围绕会议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AI赋能课堂、技术融合教学等维度,展开了内容扎实、操作性强的实践解读。
闭幕总结・聚力智教新程
会议最后,鲁东大学苏勇教授针对以上10场分享进行点评,提炼出“一个共识、两条主线、三类场景、四高共振”的共性特征,继而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会用-慧用-汇用”三阶成长体系:“会用”为基,借助AI工具(如外研社AI教师助手)夯实数字素养与教学应用;“慧用”重创新,借大模型实现个性化教学设计,构建“教-学-评”闭环;“汇用”强协同,借AI搭建个人协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库,推动区域教学生态协同发展。苏勇强调,AI赋能教师成长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从工具掌握到协同共建的跃升,最终迈向“教师-AI-学生”三元协同的智慧教育新形态。
此外,大会期间数智展区现场反响热烈,设置智慧教室、智慧融合、纸数书房三大展区,让会场中探讨的数智教育理念在此化为可触可感的真实场景。智慧教室以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呈现教学数智化实践,智慧融合展示多元资源的整合应用,纸数书房则通过图书与数智工具联动,构建家校学习闭环。展区全方位展现了教与学的数智化形态,吸引参会者驻足体验、深度互动。
研讨会在思想碰撞与实践交流中画上句点。与会者不仅分享了AI赋能教育的前沿探索,更在古都西安的深厚文脉中汲取了创新灵感。此次会议的成果将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育个性化人才提供切实参考,助力全国中小学在智慧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