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新闻资讯

教研强基 数智破局|2025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1期)成功举办

日期:2025/08/02来源: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

天府蓉城,智汇巴蜀。8月1日,2025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高职组)半决赛(第1期)在四川成都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职业院校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探数智时代高职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本期研修班特设主旨报告专题报告“教学之星”大赛和“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四大环节。参班教师全心投入研习,精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能力,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提质增效。

0 花絮视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回顾研修班精彩瞬间

1 会场拼图



开幕式

2 李淑静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 李淑静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在开班介绍中强调,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要真正回答好“教育强国,职教何为”的时代命题,需要更具适应性、吸引力和贡献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需要一支新时代高水平的“强师”队伍。外研社倾力打造“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以“跨越 超越 卓越”为主题,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打造共建、共享、共发展的研修平台,推动广大教师精进教学能力,持续创新突破。期待各位老师以本次研修班为契机,跨越边界、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培养更多面向未来、服务国家的高技能人才,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主旨报告

3 常红梅

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常红梅 教授

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常红梅教授作“高质量发展视阈下职业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主旨报告,系统梳理职业教育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数字转型、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入阐释教育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常红梅强调,教师应对标政策要求持续精进、把握方向,提升教书育人、专业发展、科研创新等多维能力,可依托外语教指委科研课题等平台,积极参与项目申报与成果转化,夯实研究基础。常红梅结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经验与创新实践,鼓励教师以成果为引领,通过交流拓展视野,组建团队协同攻关,在实践中提升教科研能力,切实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力与支撑力。


专题报告

4 袁洪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 袁洪 教授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袁洪教授作“职业英语教学之‘识变’与‘应变’”专题报告,紧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与产教融合纵深推进的时代脉搏,解读人才培养标准演进方向,剖析人工智能浪潮下外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袁洪强调,教师需主动转变教育思维,以“识变”谋先机,以“应变”求发展,面向产业需求,系统提升教学的适应性、创新性、协作性与人文性,以问题为驱动重塑教师工作的核心价值,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强化AI时代必需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培育兼具语言复合能力、数字化思维、跨文化沟通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未来人才。

5 杨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 杨华 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杨华教授作“超越工具赋能:理论驱动的高职外语教育跨越之道”专题报告,结合产出导向法等前沿理论,深入剖析高职外语教育如何突破技术应用的“工具化”“表层化”瓶颈。杨华提出,教师需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实现从“工具使用者”到“学习设计者”的角色转变,以教育理论赋予技术应用方向和意义,构建“教师-AI-学生”三方协同的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AI技术为助力,促进真实语境中的语言复现与深度参与,推动学习过程由被动输入转向主动产出,从知识掌握迈向能力精熟,在理论导航与技术赋能的深度融合中重塑教学内涵,提升育人实效,实现教育跨越。


外研方案

6 张凇宁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编辑 张凇宁

7 VR教材

外研社VR教材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编辑张凇宁向参班教师分享外研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综合解决方案。作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外研社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数智融合,打造高质量、立体化、新形态的职业教育外语教材体系,并创新研发VR版教材、线上课程等新型资源,助建智慧教学生态。同时,外研社聚焦产教融合、“职教出海”大势,推出“语言+产业”产教融合支持项目,构建“职教出海”国际合作服务体系,助力院校开展课程/标准输出、海外分校建设、“中文+技能”培训等项目,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未来,外研社将继续与全国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同向同行,共探育人新范式,共绘发展新图景。


教学之星

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以“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讲述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引导教师深度挖掘教材内的中外文化内涵,活用数智工具,激发教学智慧,提升育人实效。8组参赛团队依托外研社精品教材,生动呈现高职英语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推动数智创新的扎实探索与有效实践。经过激烈而精彩的比拼,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团队、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团队在本场比赛中荣获特等奖,晋级高职组全国总决赛。

8 新时代职业英语

《新时代职业英语》系列教材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团队基于《新时代职业英语 通用英语视听说》,以“产出导向法”为核心理念,围绕心梗急救与CPR技能展开教学设计,并以U校园、“外研职教”小程序等智能平台为辅助,构建“驱动-促成-评价”任务链,在锤炼语言能力的同时精进专业技能,培育兼具英语素养与急救本领的“生命守护者”。

9 新生代英语

《新生代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团队依托《新生代英语高级教程(第三版)(VR版)》,以“横贯东西、慢品蓉城”为思政主线,创设美国大学生暑期来华研学的真实情境,结合VR课程场景等数智资源设计沉浸式产出任务,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10 参赛选手拼图

参赛团队风采


大赛点评

11 常红梅.JPG

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常红梅 教授

12 杨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 杨华 教授

评委会主席常红梅教授、提问评委杨华教授就参赛团队表现进行综合点评。常红梅表示,参赛团队充分践行新课标理念,展现出扎实的语言功底与深厚的文化传播力,课堂互动自然流畅,AI应用精准到位。常红梅建议参赛团队注重遴选单元主题,结合院校特色、专业需求、育人方向,明确课程定位,创设真实应用情境,做到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切实服务人才培养目标。杨华建议教师加强问答训练,注意在作答时解读问题,进一步阐明教学设计。教学应保持目标、场景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确保学习真实发生,避免“表演式”教学,在使用AI等平台时,必须严把知识准确性,确保教学资源科学有效。

大赛颁奖典礼群英荟萃,华光闪耀。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作闭幕致辞,向获奖教师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向评委会专家及全体参班教师表达由衷感谢。

13 特等奖.JPG

特等奖获奖团队合影

14 一等奖.JPG

一等奖获奖团队合影

15 二等奖.JPG

二等奖获奖团队合影

16 评委合影.JPG

评委合影


双向赋能 共育未来
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

8月2日,研修班特别设置“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环节。参班教师齐聚交流区,围绕数融教材智联课堂两大主题,深入研讨教学实践心得,沉浸体验多元数智平台,促进课程建设与教材编用创新,共探智慧外语课堂新模态。

17 交流日1.JPG

17 交流日2.JPG

17 交流日3

17 交流日4

17 交流日5.JPG

17 交流日6.JPG

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强国建设,英语教师大有作为。2025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聚焦数智时代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展现高职英语教师的育人担当与国际视野。外研社愿与广大教师一道,以“跨越”的勇气突破边界,以“超越”的智慧驱动创新,以“卓越”的标准锤炼品质,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
全国半决赛(高职组)
获奖名单

18 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