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启新 育才致远 | 2025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2期)成功举办
智启荆楚,魅力江城。8月5日,2025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高职组)半决赛(第2期)在湖北武汉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800位职业院校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齐聚一堂,互学互鉴,共探数智赋能高职英语教育发展新航向。本期研修班特设主旨报告、专题报告、“教学之星”大赛和“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四个部分。参班教师满怀研习热忱,锤炼专业本领,提升育人境界,共同助力高职英语教学跨越传统、创新发展。
扫描二维码,回顾研修班精彩瞬间
开幕式
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刘捷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回答“强国建设,教师何为”的时代课题,需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外研社倾力打造本年度暑期研修,致力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打造共建、共享、共发展的研修平台,助力教师实现专业化、数字化和国际化发展。本期研修班以“跨越 超越 卓越”为主题,希望参班教师通过这一主题的引领,能够在未来的课堂中,跨越语言的边界,超越教学的疆界,实现教师自身境界的跃升。未来,外研社愿与广大职业院校继续携手,在教材研发、数字资源、教师培训、职教出海等方面深化合作,融合创新,共谱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新篇章。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在开班介绍中,为参班教师详细阐述了研修班“以研促教”“以赛促教”“以云促教”三个特色板块的设计理念与研修内容,并期待本次研修班能够成为教师们锤炼本领、提升素养的进步阶梯,从中汲取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创新的教学灵感,积累宝贵的教学智慧。
主旨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校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用强 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校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用强教授作“教学管理‘三转’促教学改革”主旨报告,针对学生学情变化、AI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升级等多重挑战,提出“学分转学能、课时转学时、备课转备学”的教学改革路径:构建“外语+微专业”模式,对接岗位需求,提升语言素养;将课堂授课转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建立任务导向的“学习共同体”;从教材讲解转向学习任务设计,建设“资源库-任务库-作品库”三库体系;推动建立可视化能力发展档案。曾用强结合自身教育实践经验,指出教育思维转变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通过能力导向、学生自主、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效。
专题报告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 刘建珠 教授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刘建珠教授作“从教学到伴学:高职外语教育师生情感共同体的构建路径探索”专题报告。刘建珠指出,构建情感共同体需要“以情定标”,立足学生学情,建立“需求-支持”的双向赋能关系;践行“以情化境”,通过情感共鸣与文化浸润,构建具有生态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实现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教师应实现从知识权威到学习同伴的角色转变,将情感共同体建设与伴学目标相融合,落实“以情促学”;深入理解学生背景,调整教学期待,在教学反思中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型,实现“以情育人”。刘建珠强调,外语教育需从“单向传授”转向“双向共情”,突破既有教学思维和实践模式,构建外语教学新生态。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王朝晖 教授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王朝晖教授作“数字化赋能高职新标准实施”专题报告,紧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结合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分享数智时代下,以AI重新定义课堂,提升育人效果的创新模式。王朝晖结合与外研社合作编写的《新职业英语》教材教学实践经验,介绍了AI工具在情景化设计、辅助学生练习、分层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积极性和教研辅助等方面赋能外语教学的优势,强调教师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提升数字素养,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习设计者和AI驾驭者,在价值塑造和自主学习等方面引导学生持续进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外研方案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编辑 张祥钰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编辑张祥钰向参班教师分享外研社职业教育综合解决方案。作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外研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高质量、立体化、新形态的职业教育外语教材体系,并积极推动数智赋能,创新研发VR版教材、线上课程等新型资源。同时,外研社积极响应产教融合、“职教出海”发展趋势,推出“语言+产业”产教融合支持项目,构建“职教出海”国际合作服务体系,为职业院校开展课程/标准输出、海外分校建设、“中文+技能”培训等项目提供支持,以专业、完整、立体的服务,助力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未来,外研社将继续与全国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合力共为,书写育人新篇章。
外研社VR教材
教学之星
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以“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讲述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引导教师深挖教材内的中外文化内涵,灵活运用数智教学工具,激活教学创新思维,提升课堂教学实效。9组参赛团队依托外研社精品教材,生动展示高职英语课程融合数字技术、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经过激烈而精彩的比拼,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团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在本场比赛中荣获特等奖,晋级高职组全国总决赛。
《新时代职业英语》系列教材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团队基于《新时代职业英语 通用英语》,以产出导向法和情境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消费节场景-产品介绍写作-用户需求导向优化-综合应用”为主线展开教学、设置任务,并利用iWrite等数字平台赋能全流程,构建“真实情境-深度交互-精准反馈”闭环,将英语能力发展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引导学生讲好产品中的中国故事和跨境电商人的职业精神。
《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团队依托《新职业英语 职业综合英语(第三版)(VR 版)》,结合产出导向法,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深度融合U校园、“外研职教”小程序、AI数字人等数字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创设真实产出情境,在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参赛团队风采
大赛点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校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用强 教授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 刘建珠 教授
评委会主席曾用强教授、提问评委刘建珠教授就参赛团队表现进行综合点评。曾用强表示,本次大赛主题紧扣时代要求,各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课堂展示,充分展现了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以及在落实语言教学目标、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等方面的有效探索与实践成果。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注重真实性、渐进性和产出原则。教学设计要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相一致,在互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知识学习入手,逐渐引领学生走向高阶思维,利用AI创新育人路径,在产出中真正提升学生能力。
刘建珠从课程目标适应性、课程内容先进性、教学过程有效性和学习成效达成度四个方面解读“金课”内涵,并提出STAR课堂构建的四个维度:情境依托、任务驱动、评价激励、结果导向。刘建珠肯定了各参赛团队的参赛表现和专业素养,并建议各参赛团队在课程定位、学情分析、教材重构、AI赋能、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思考,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实效,打造面向未来的外语教育。
大赛颁奖典礼群贤汇聚,星光璀璨。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作大赛闭幕致辞,向获奖教师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向评委会专家及全体参班教师表达由衷感谢。
特等奖获奖团队合影
一等奖获奖团队合影
二等奖获奖团队合影
双向赋能 共育未来
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
8月6日,研修班特别设置“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环节。参班教师齐聚交流区,围绕数融教材、智联课堂两大主题,交流教学智慧成果,体验VR教学平台,探索智慧教学新范式,助力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
外语教师作为外语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个夏天,让我们带着“跨越 超越 卓越”的决心与勇气,以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坚定育人初心,用脚踏实地的耕耘姿态践行教育使命,共同谱写新时代外语教育的辉煌篇章,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外语教育者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