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研动态   >>  新闻资讯

拓新提质 铸魂强师| 2025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3期)成功举办

日期:2025/08/09来源: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

荆楚聚英才,江城论新篇。8月8日,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高职组)半决赛(第3期)在湖北武汉成功举办。本期研修班特设主旨报告专题报告“教学之星”大赛和“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四个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800名职业院校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相聚长江之滨,交流教学理念,激荡创新思维,凝聚实践智慧,共拓高职英语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0 花絮视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回顾研修精彩瞬间

1 会场拼图


开幕式

2 李淑静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 李淑静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在开班介绍中强调,“教育强国,职教何为”的时代之问,亟需教师以更加坚定的使命担当作出响亮回应。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时代所需;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强师”队伍,是根基所在。外研社倾力打造“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以“跨越 超越 卓越”为主题,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助力高职英语教师精进教学技艺、激发创新潜能、实现自我跃升。期待老师们潜心学习、精研强教,勇于打破边界、敢于超越自我、矢志追求卓越,在教书育人的征程中不断攀登新高峰,共同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旨报告


3 周震

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宁夏开放大学)校长 周震 教授

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宁夏开放大学)校长周震教授作“新时代职业院校外语教育教学的适应性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旨报告。周震提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外语教学亟需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语言技能培养转向复合型能力培育,由传统课堂教学转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国内就业导向转向国际化人才培养。职业院校须立足实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动教学“转虚为实”。周震强调,外语教师应紧跟前沿,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既要担当价值引领者,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又要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尊重文化差异;同时要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契合职业教育的外语教学方法;践行产教协同,对接产业需求开发“专业+外语”融合课程;多措并举推动职业教育外语教学高质量发展。


专题报告


4 李亚丽

国际关系学院教务处长 李亚丽 副教授

国际关系学院教务处长李亚丽副教授作“AI赋能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专题报告,系统梳理课程思政政策脉络,阐明外语课程思政的目标、重点与实施路径。李亚丽强调,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须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提升育人实效;课程是“主阵地”,应将思政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课堂是“主渠道”,需创新教模式,深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思考与参与。李亚丽结合主流AI工具平台,解析AI与思政元素的融合逻辑,展示智能技术在教学设计、资源生成与过程管理中的高效应用,以及如何以智能技术赋能外语课程思政,增强教学针对性与感染力,落实育人目标。

5 刘建珠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 刘建珠 教授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刘建珠教授作“从教学到伴学:高职外语教育师生情感共同体的构建路径探索”专题报告。刘建珠指出,构建情感共同体须“以情定标”,立足学情,建立“需求-支持”双向赋能机制;践行“以情化境”,以情感共鸣与文化浸润营造具有生态性的语言学习环境,促进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协同发展;推动教师从知识权威转型为学习同伴,将伴学理念深度融入情感共同体建设,实现“以情促学”;通过理解学生背景、调适教学期待,在教学反思中完成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跃升,达成“以情育人”。刘建珠强调,外语教育应从“单向传授”迈向“双向共情”,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重塑育人逻辑,构建充满温度与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新生态。

6 马嵘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基础科学部主任 马嵘 副教授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基础科学部主任马嵘副教授作“世赛标准反哺教学:高职英语课堂的赛教融合路径”专题报告。马嵘强调,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演进彰显了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与人才成长的现实需求,大赛评分标准为赛教融合提供了系统指引。马嵘结合本校实践,分享以世赛赋能教学的四维路径:一要重构课程体系,以竞赛标准锚定职业能力矩阵;二应优化教学内容,以竞赛情境转化教学实践载体;三需创新教学方法,以竞技要求驱动语言训练,并可依托外研社VR教材、Uskills等数智资源、平台开展沉浸式教学;四要改革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动态评估机制。最终通过以赛赋能,推动英语课堂成为“职场预演场”,实现以赛激趣、以赛促学、以赛强技。


外研方案


7 臧山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编辑 臧山

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编辑臧山分享外研社职业教育综合解决方案。作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外研社联合专家团队,打造高质量、立体化、新形态外语教材体系,配备丰富多元的配套资源,并创新研发VR教材和“外研职教”小程序等数智平台,满足英语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依托北外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外研社与各地教育部门紧密合作,以专业系统、理实结合的研修项目,赋能教师成长提升。同时,打造“中国教育电视台·外研社杯”职场英语挑战赛等赛事平台,为学子构筑成长舞台,为教师开拓互鉴平台。未来,外研社将继续与广大教师同心聚力,深耕职教沃土,共育时代英才。

8 VR教材

外研社VR教材


教学之星


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以“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讲述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引导教师深挖教材内涵,更新教学理念,融合数智技术,探索教学方法的突破与变革。9组参赛团队以外研社精品教材为依托,巧妙融合数字资源与智能平台,以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前瞻的教育智慧,充分彰显新时代外语教师讲好中国故事、架设文明互鉴桥梁的责任担当与专业风采。经过激烈而精彩的比拼,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队、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在本场比赛中荣获特等奖,晋级高职组全国总决赛。

9 新标准职业英语

《新标准职业英语》系列教材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队依托《新标准职业英语》,聚焦传统手工艺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国际传播,使用产出导向法展开课堂教学,结合iTEST、U校园平台及Utalk视听实训智慧学习平台资源,以及VR技术和AI辅助工具,打造“英语+文旅”复合能力培养体系,在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力,强化“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创新担当”的价值引领,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匠心”的社会责任。

10 新时代职业英语

《新时代职业英语》系列教材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基于《新时代职业英语 通用英语视听说》,参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及旅游管理专业岗位能力需求,以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利用Uskills、仿真VR实训室等智能平台赋能教学,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学-思-践”的学习过程,提升职业素养,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11 选手风采拼图

参赛团队风采


大赛点评


12 评委会主席

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宁夏开放大学)校长 周震 教授

13 提问评委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 刘建珠 教授

评委会主席周震教授、提问评委刘建珠教授就参赛团队表现进行综合点评。周震高度肯定参赛教师的出色表现,指出参赛团队在教学中实现了教材的动态活用、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入、数智技术的深度赋能、以学生为中心的精准设计,充分展现了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向育人引导者的跃升,诠释了新时代外语教学的创新变革与旺盛生命力。周震建议,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逻辑,结合学情进行个性化重构,推动语言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厚植育人底色,同时主动提升数字素养,善用智能工具,充分提升育人效能。

刘建珠教授立足“金课”建设内涵,提出高职英语STAR课堂范式,并建议参赛团队紧密对接国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定位,推动“岗课赛证”深度融合。刘建珠强调,教学目标应基于学情精准设定,结合目标活用教材,避免照本宣科;课堂组织应促进教师、学生与数智技术的高效协同,提升教学活力与育人实效;需重视教学评价的激励与发展作用,实现对学生的增值赋能;同时,应紧扣产业与人才发展需求,深化改革、凝练特色,推动职业教育外语教学迈向人文厚植、科技赋能、战略引领、开放融合的新格局。

大赛颁奖典礼群英集结,星光熠熠。外研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淑静作大赛闭幕致辞,向获奖教师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向评委会专家及全体参班教师表达由衷感谢。

14 特等奖

特等奖获奖团队合影

15 一等奖

一等奖获奖团队合影

16 二等奖

二等奖获奖团队合影

17 评委

评委合影


双向赋能 共育未来
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

8月9日,研修班特别设置“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环节。参班教师齐聚交流区,围绕数融教材、智联课堂两大主题,沟通教材编用创新经验,体验VR教学数智平台,共建外语课程建设新范式,助推数智赋能教学新发展。

18 交流日拼图

外语教育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使命。2025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以创新育人为基,以教学增效为径,汇聚课堂智慧,激发数智潜能,助力重塑外语教学新生态。外研社愿与广大教师携手同行,以跨越之姿开新局,以超越之心促变革,以卓越之志铸品质,聚力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不竭动力!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
全国半决赛(高职组)
获奖名单

19 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