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解中国”北外“汉语桥”夏令营圆满闭营
8月12日,2025年“了解中国”北外“汉语桥”夏令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闭营。本期夏令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来自捷克、保加利亚、波兰、奥地利、韩国、马来西亚、西班牙、意大利等15个国家的154名师生参加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金利民,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刘捷,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副社长王琳、社长助理李斐等出席闭营仪式。
金利民处长代表主办方做活动总结。她表示,本期夏令营期间,全体师生以友好为底色、以尊重为纽带,携手书写了充满成长、欢笑与感动的难忘篇章。各位营员在活动中友好交流、积极体验、勇敢探索,通过沉浸式的语言学习与鲜活立体的文化接触,不仅领略了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体悟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多元文明的碰撞与互动中,真切读懂了人类文明多彩、平等与包容的深刻内涵。她寄语营员,希望大家以此次中国之行为契机,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化作沟通中外的文化纽带,向更多朋友分享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架起中外沟通桥梁的文化使者。
刘捷总编辑表示,“汉语桥”是一座连接心灵的“沟通之桥”“友谊之桥”。在本次活动中,各国营员共同沉浸于中文学习与中国文化探索的旅程,度过了一段充实而美好的时光。大家不仅提升了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感知力,更建立了跨越国界的珍贵友谊,拓展了面向未来的国际视野,生动诠释了“汉语桥”的深刻意义。他强调,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更是理解和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坚定推动者,外研社始终致力于搭建让世界看见中国、感受中国、了解中国的平台,期待通过持续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精心设计的课程活动,与大家共赴新的文明对话之约。
来自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的柯沐岚(Zuzanna ElżbietaKoszałka)代表全体营员发言。她表示,本次夏令营令人难忘,营员们不仅学习了中国语言文化,还畅游了北京名胜古迹,真正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她特别提到“青年文化汇”活动,各国营员以美食为媒、以传统游戏为纽带,搭建起跨越国界的交流之桥,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多元文明交融碰撞的独特魅力。她感慨,这些美好瞬间点亮了此次中国之旅。夏令营结束后,她将带着这份温暖与收获,以更加自信积极的心态开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求学之旅,让这份特殊缘分在时光中延续生长。
致辞环节后,金利民、刘捷分别为营员颁发夏令营优秀营员证书和结业证书。
闭营仪式由王琳主持。
闭营仪式后,一场精彩纷呈的夏令营闭营联欢会正式拉开序幕。各国营员纷纷登台献艺,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呈现了一台充满欢乐与活力的演出。欢声笑语洋溢全场,青春的热情与跨越国界的真挚情谊在此刻交融,留下了难忘的美好瞬间。
本次夏令营围绕中文学习与文化体验展开丰富活动,共完成27课时中文课程教学,举办了4场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和4次体验式文化课,让营员在书法绘画中感受笔墨意境,在武术、京剧、中医、掐丝珐琅体验中领略中华文明的多元魅力。此外,夏令营还组织参观了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历史文化名胜,以及首都博物馆、首钢园等特色地标,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发展的蓬勃生机。在“青年文化汇”上,营员们既展示了各国多元文化,也传递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真谛。
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文化活动,营员们不仅提升了中文水平,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通过跨越国界的交流互动,架起了文明互鉴、文化互通的桥梁。
“了解中国”北外“汉语桥”夏令营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面向海外大学生的国际中文教育品牌项目,始终以促进国际理解与跨文化交流为初心,担负着“语言为媒、文化作桥”的使命,带领各国营员沉浸式感知中华文化魅力、读懂当代中国风采。未来,夏令营将继续以语言学习为纽带,为国际青年搭建交流文化、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对话平台,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