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对了什么——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陪伴与反思》新书发布会暨作者读者见面会在京举办
2025年8月27日,《我们做对了什么——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陪伴与反思》新书发布会暨作者读者见面会在外研社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为核心议题,汇聚教育管理者、专家学者及家长代表,共商家校协同育人实践。
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北京十一学校校务委员、教导处主任柳荻,本书主编、《中国教育报》编审、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刘华蓉,IT行业资深专家刘艳凯,航天科普专家、副研究员张智慧,本书推荐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等嘉宾出席发布会。活动由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刘捷主持。
来自全国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管理者、教育领域媒体代表、图书发行渠道负责人及读者代表等百余名现场参与者,结合书中真实案例与自身经验,围绕家庭教育方法论、家校协作模式创新等议题展开交流。活动通过视频号同步直播,吸引1.2万人次观看。
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
王芳社长在致辞中邀请每一位关心教育的人一起,从 “做对了什么” 出发,开启真诚的反思。她以策划人、出版人与读者的多重身份坦言,书中四十余位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真实案例,于她个人而言既是沉淀心绪的“定心丸”,也是明晰方向的“导航图”。她表示,外研社希望借此书为在陪伴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持续成长的广大家长,提供温暖而坚实的参照与支持,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搭建桥梁。
本书主编、《中国教育报》编审、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刘华蓉
刘华蓉主编详细分享了成书历程与编撰思路。她指出,本书旨在通过回应“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做得怎么样”“家庭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家长吗”等问题,向读者传递“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家长最好的姿态,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这一理念,并期待以书为媒,引发更多关于家校共育的深入探讨。
本书特邀序言作者、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发来贺信
本书书名由当代著名教育学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亲笔题写。本书特邀序言作者、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在贺信中充分肯定该书锚定了教育的本质根基、探明了实践的科学路径、回应了现实的迫切需求,为广大家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刘捷
刘捷总编辑在主持时强调,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家庭即学校,亲子要在相互陪伴中共同成长。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像培育小树一样,需要家庭的悉心呵护、学校的精心培育,更需要家校携手,用时间和爱心慢慢滋养。
新书揭幕
王芳社长向北京十一学校赠送新书
发布会上,王芳、柳荻、刘华蓉、刘艳凯、张智慧和刘云杉共同为新书揭幕。随后,王芳社长代表出版社向北京十一学校赠送新书,进一步传递和深化了家校共育的理念。
北京十一学校校务委员、教导处主任柳荻
本书推荐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
在专家分享环节,柳荻主任对本书的出版表达了由衷的惊喜与自豪。她表示,这本书不仅传递出真诚的情感与深刻的教育思考,也体现了学生家长对北京十一学校教育实践的认可。她指出,北京十一学校始终致力于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并强调学校与家庭的协同合作是助力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刘云杉教授从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称赞这是一本“好看”“耐看”且“充满力量”的书。她以《清明上河图》为喻,形容书中细致而生动地呈现了真实立体的生活画卷。她表示,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实践记录,更是一扇通向爱与教育智慧的窗口,让人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深沉爱意,也展现了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探索与成长。
圆桌对话
随后,刘艳凯、张智慧分别主持了两场圆桌对话。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中部副校长李浩英,北京顺义区高丽营第二小学支部书记、校长张岩,资深教育媒体人、“京城教育圈”主编罗德宏,北京十一学校直升高一年级主任张潇文,北京十一学校毕业生、清华大学哲学系学生惠禛曈,北京十一学校毕业生家长靳丽莹、韩琼等嘉宾共同参与。两场对话分别围绕“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与“今天我们怎么做家庭教育”展开。与会嘉宾畅所欲言,以真诚的分享和多元的视角,深入探讨了“陪伴与反思”在家庭教育中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专家、教师、家长、学生及作者之间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为观众带来诸多启发。
“‘我们’家校共读行动”启动仪式
发布会期间,“‘我们’家校共读行动”正式启动,行动发起人之一王芳社长倡议每一位关心孩子未来的同行者“一起读,一起思,一起行动”,重塑更美好的家庭教育,凝聚更强大的教育合力。
启动仪式上,活动联合发起人王芳社长,刘华蓉主编,柳荻主任,李浩英副校长,张岩书记,刘云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杨慧文,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秘书长苑大勇,北京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总园长李晓静,丰台区第五幼儿园园长陈洁,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设计联盟首任会长刘海滨,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社长鞠慧,以及学生代表惠禛曈共同参与,携手开启这场聚焦家校协同育人的深远行动。
参会人员合影
《我们做对了什么——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陪伴与反思》汇集46篇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教育实战心得,聚焦学习、交往、生活及升学等核心命题。书中既有培养自律习惯、平衡社团学业、规划选科升学等实用策略,也包含心态调整、化解亲子冲突、引导人际关系的真实案例。从“指挥官到军师”的角色转型、兴趣与学业的动态平衡,到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合作办学等多元升学路径深度解密,本书坦诚分享实践中的试错与反思,为学生家长提供兼具教育理念深度与可落地实操的陪伴参考,助力孩子顺利度过关键成长阶段。
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方案》精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外研社通过图书出版、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搭建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的桥梁,努力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注入更多力量。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一本书的亮相,更是一次关于家庭教育深度思考的对话。展望未来,外研社将继续携手教育界同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更多可能,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