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21K12英语阅读教育读写结合专题研究报告
P. 26
第三章 读写结合教学原则及常见读写任务
之亦然。例如,教授学生拼读的规则,并不能让学生自动会拼写;教会学生拼写,
也不能保证学生阅读就会很好。教师需要将阅读的知识显性地在应用在写作过程中,
将写作中的知识显性地应用在阅读理解中。因为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知识才会真
正内化。所以,阅读和写作都需要显性的教学指导,单方面的教学不能促进二者的
同步发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读写结合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放弃单独的阅读和写作教学。
学生需要单独的阅读时间,也需要单独的写作时间。而且,阅读和写作中部分教学
内容也需要独立开展。例如,阅读中的阅读流利度培养,写作中教会学生明确写作
目标、学习书写规范等。
因此,要寻找最有益于学生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结合点,开展显
性的、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
3. 整体设计原则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年版)》首次使用“大概念”一词(等同于“大
观念”),明确英语课程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
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王蔷等( )也指出,
大观念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抓手,是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观念。无论
是阅读还是写作,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来建构意义,促进知识的
吸收和学习的发生。读写结合的教学可依托同一语篇,通过一系列读写活动探究主
题意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迁移运用和生成创造性的表达,最终生成对该主
题的“大观念”,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因此,读写结合教学也需要在各个环节分
析出合适、明晰的结合点。
(1)以“大观念”为指导方向开展语篇研读。教师通过深入研读语篇,梳理呈
现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的语言知识,分析篇章结构与修辞手法,形成结构化知识,
通过挖掘和提炼大观念,把握语篇的核心育人价值,为制订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选择评价方式奠定基础(王蔷等, )。通过分析语篇的主题意义、
语言知识、篇章结构、交际目的等,思考读者与作者两个身份的不同立场,分析如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