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2022年中国K12英语阅读教育研究报告
P. 88
第二部分 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报告
的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提示教师要在了解学生水平的前提下,认真选择
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够促进学习的发生。
4XBJO( )的输出假说指出 虽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具有重
要作用 但学习者除了尽可能多地接受可理解的输入外 还必须通过有意义的语言
输出才能达到对目的语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输出在语言习得中主要具有三大
功能。一是注意 触发功能(UIF OPUJDJOH USJHHFSJOH GVODUJPO),促使学习者
意识到自己语言输出中的不足,迫使学习者注意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写作是检
验学生阅读输入是否形成有效学习的手段之一,在写作当中运用阅读语篇当中的
词汇、表达、语篇结构等,也可以检验阅读学习的效果。二是假设检验功能(UIF
IZQPUIFTJT UFTUJOH GVODUJPO),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对目的语做出假设,并
根据所得到的反馈不断调整。具体到读写,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形成对句子和文
体结构的假设,并且将语言的输出,即写作作为检验这些假设的途径。在语言输出
过程中,也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输出,从而加强对语言的掌握,达到语言运用的自
动性。三是元语言反思功能(UIF NFUBMJOHVJTUJD SFqFDUJWF GVODUJPO),学习者
运用语言来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语言使用,分析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语言系统方面的
知识,对语言的学习起着中介作用。在读写过程中,学习者通过阅读进行输入,并
将输入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最后通过写作的方式输出。而写作的输出也反过
来重新影响了学习者对阅读所输入的知识的理解,并且引发学习者对自己的输出进
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反思。
第二,从读写的认知机制和过程来看,阅读和写作都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涉及
部分相同的策略和过程。
8JUUSPDL( )认为,读和写都是产出性的认知过程,读者和作者都通过
建立文本和他们所知、所见、所体验的关系来建构意义。阅读和写作不是简单的
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二者都可以建构意义,因此都可以被视为产出性的过程。读
写结合是对建构意义、监控理解、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灵活策略的发展(8FBWFS,
)。,VDFS( )认为,阅读和写作在意义的建构过程中都涉及相同的认
知机制,二者相互促进。.BSUJO( )通过对学生在读写过程中采用的策略进
行研究,发现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采取了相同的策略,如监测(NPOJUPSJOH)、
重读(SFSFBEJOH)、推测(JOGFSFODJOH)等。-FXJO( )认为阅读和写作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