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2022年中国K12英语阅读教育研究报告
P. 97
2021 年中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是一名读者,也是一位作者。开展均衡的读写教学,
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读者与作者((SBIBN FU BM )。基于阅读与写作之
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关系,整合读写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提高
学生学习效率。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
关系,基于理论探究的成果,开展教学实践。
一、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
1. 尽早开展原则
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在低年级就可以开展。在日常教学中,写作一直未得到足
够的时间和关注。4IBOBIBO( )提出,即使阅读水平很低的学生也可以在写
作上获得成功。早期的写作活动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换成书面语
言(*-"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兴趣。从 'JU[HFSBME 4IBOBIBO
( )依据 $IBMM( )提出的读写关系发展模型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读写之间关系的侧重点不同,所共享的知识也不同。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在
关注拼读和解码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拼写单词,写简单的句子,完成卡
片制作、绘本读后画等活动。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可让学生了解写作的目的和过
程,完成更复杂的写作任务;同时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学生在
具体的写作中要运用得体的语言表达,体现对文本意义的挖掘,以及对事物的价值
判断和分析等。此外,还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写作的机会。只有给予学生写作的机会,
写作的知识才能被内化,并被运用到促进阅读发展的过程中。
2. 显性教学原则
4IBOBIBO( )提出,阅读和写作都需要显性的教学,虽然阅读和写作共
享相同的知识与认知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会阅读的技能就能自动学会写作,反
之亦然。例如,教授学生拼读的规则,并不能让学生自动会拼写;教会学生拼写,
也不能保证学生阅读就会很好。教师需要将阅读的知识显性地应用在写作过程中,
将写作中的知识显性地应用在阅读理解中。因为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知识才会真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