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2022年中国K12英语阅读教育研究报告
P. 130

第二部分  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报告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 )班学生,本班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具备一
          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和虚构类绘本阅读经验,但是对于非虚构类绘本接触较少。学生
          在二年级时学习过句型“HP UP   ”,积累了一些关于购物场所和物品的词汇,如
          TVQFSNBSLFU、CSFBE、CPPL 等,但是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购物场所的英文
          表达有限,缺乏词汇概念化的意识。学生对购物话题很感兴趣,有和家人一起购物

          的经验,对社区内的购物场所有简单的了解,但是对于购物相关的英文表达了解较
          少,所以教师需要通过真实的场景照片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句型
          在真实的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学习理解方面:提取购物场所和对应物品的信息,师生共建板书;
             应用实践方面: 运用句型 “8F HP UP   UP HFU   ”讨论不同购物场所可以购买的
                          物品;
             迁移创新方面:简单谈论社区内的购物场所,为他人在社区购物提出建议。


             3.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提取购物场所和对应物品的信息,师生共建板书。


             Activity 1:学生提取封面信息,关注文本特征,认识文本体裁。

             提问建议:

             8IBU EP ZPV LOPX GSPN UIF DPWFS

             【活动层次】感知与注意

             【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封面,提取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并预测绘本内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非虚构类文本的特殊文本特征,丰富阅读类型。



                                                                                 125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