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2021K12英语阅读教育拼读教学专题研究报告
P. 25

第三章  拼读教学原则及教学流程



             而语音意识是指多层级的口语技能,通常被定义为对口语词(不考虑其意义)
          的声音结构的敏感性。语音单位包括音节(单词、音节)和亚音节单位(声母、韵
          母和音素)(*MB      )。$FOUFS(    )和 $FDJM(    )也曾对音素意识与语

          音意识的区别给出更为具体的描述:



                         定  义                           描  述
                  音素意识是在口语中听              一个有音素意识的儿童不仅会告诉你 DBU 和 IBU 这
            音素
                  到、识别和操纵单个音素         两个词是押韵的,而且知道 DBU 这个词由三个音素 D B U
            意识
                  的能力。                组成,而且它只在首音与 IBU(I B U)不同。

                                          一个有语音意识的儿童不仅理解 DBU 和 IBU 这两个
                  语音意识是指理解较大的
            语音                        词的意思,还能意识到它们是押韵的。他能意识到最后
                  语音单位的能力,如单词、
            意识                        两个声音单位,即 DBU 和 IBU 中的 BU,但不会进一步细
                  音节、声母。
                                      分单词。


             基于我国二语   外语学习的环境,在均衡读写素养发展模式中,拼读包含音素
          意识(QIPOFNJD BXBSFOFTT)、语音意识(QIPOPMPHJDBM BXBSFOFTT)与拼读
          能力(QIPOJDT)三个要素。其中音素意识与语音意识只涉及“音”相关的知识能力,
          拼读能力涉及音形之间的对应关系(王蔷,    )。






              拼读教学原则





             1. 以意义探究为主线的原则


             (1)选择高质量、有意义的文本

             拼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自动解码和独立阅读。研究表明,有效的
          拼读教学需要基于有意义的文本,这类文本既能应用所学的拼读技能,同时还能够
          促进学生发展阅读流利度、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      )。



                                                                                  23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